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河南省息县的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河南省息县的历史故事简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河南息县经济发展怎么样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南接大别山丘陵带,北缘黄淮海平原,东迎颍凤曙光,西送宛申余辉,面积1895平方公里。西距信阳市74公里、北距郑州市307公里。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南接大别山丘陵带,北缘黄淮海平原,东迎颍凤曙光,西送宛申余辉,面积1895平方公里。西距信阳市74公里、北距郑州市307公里。
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缓丘为主,呈西北向东南略为倾斜,平均海拔47米。淮河横贯全境,境内流长75.5公里。淮河以北为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88.6%;淮河以南为缓丘垄岗,占全县总面积的11.4%。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形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度,年平均降雨量为946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息县是国家"九五"商品粮基地县、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民国元年(1912)直属河南省。1917年,属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区。1921年,属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属潢川专区,1952年10月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由省人民政府7月29日正式通知,撤销信阳地区,改设地级信阳市。息县属之至今未变。
(编辑 施尚景)
不知道县领导注重房产还是引进外资工业资本运作。工业基础薄弱怎能推进经济快发展。靠征收农村土地转手倒卖泡沫经济能维持多久?农民的基本收入靠什么?实惠在哪?这不是在欺骗全县劳动人民智商吗?
息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属信阳市管辖区。要说息县的经济发展,前进的步伐不是很大,但同以往相比,经济产业值还是有所提升!
息县的经济主要以农产品为主,素有“全国粮食生产县”的美誉。地形也是以平原和缓丘为主,除了粮食生产(香稻丸);息县的蜂蜜也很是有名!
息县也是一所历史古县,蕴含很多历史故事。去过息县的人都知道他们那有一座比较出名的雕像:“息夫人”!
息夫人,姓“妫”。春秋时期的美女之一,出生于陈国陈庄公之女,因嫁给息国国君,姑称为“息妫”!历史上的息夫人聪慧贤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许多贡献,所以,时至至今一直被人民所传颂!
对于息县的经济,历史故事和当地的一些人文特色也是可以联合开发一起发展。息县也是一所人口大县,如今本县的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就业,有条件有能力的也都选择搬出了息县。
所以要提升息县的经济,还需要很大的动力投入更多的精力!
古赖国历史
赖国,中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子爵。周文王之子姬颖被封在赖地(今河南省禹州市),后迁都于今河南息县,故又称赖叔颖。《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公元前538年赖国亡于楚国楚灵王。【遂以诸侯灭赖。
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
王问诸椒(伍)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
古赖国(Krung Bueng)是泰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国家,位于今天的泰国曼谷以西约100公里处,是泰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城邦国家之一。
古赖国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其建国者是一个叫做“卡瑞”(Khairi)的印度教僧侣。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古赖国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公元5世纪左右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政治中心。在中世纪时期,古赖国曾与邻近的苏木佛统治的大城(Ayutthaya)王朝进行过多次战争,但后来两国逐渐和解,古赖国成为了大城王朝的重要附庸国。然而,到了18世纪时期,大城王朝的衰落和缅甸的逐渐崛起,使得古赖国逐渐失去了独立性,最终在19世纪时被缅甸的掌控。
现在,古赖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小镇,但其历史和文化遗产仍然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1. 古赖国的历史已经消失,现在没有任何官方记录。这是因为古赖国已经在历史上消失了,它的文化和传统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消逝,很难找到可靠的历史记录。
2. 根据传说和民间故事,古赖国曾经是一个拥有较大领土和庞大军队的国家。它的科技和文化也相对先进,与周边国家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然而,也有一些传说据称它曾经面临过一些内部和外部的挑战。
3. 为了了解古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通过考古学和民间传说的研究来了解。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挖掘古赖国遗址和文物,了解它的建筑、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等方面。而民间传说则可以提供一些人物、事件和传统等方面的信息。
4. 如果要深入了解古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著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也可以参观相关的博物馆和遗址等,亲身体验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魅力。
赖氏的故事
赖氏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关于赖氏的起源和历史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以下是一些关于赖氏的故事:
1. 传说中,赖氏源于姬姓,是周朝时期周天子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封其弟叔颖于赖(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为赖氏。
2. 另外一种说法是,赖氏源于姜姓,是炎帝的后代。据《元和姓纂》和《万姓统谱》等书记载,炎帝的后裔中有一个叫共工的人,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共氏。后来,共氏又改为了赖氏。
3. 还有一种说法是,赖氏源于少数民族的改姓。在历史上,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为赖氏,例如满族、蒙古族、瑶族等。
赖氏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例如赖布衣、赖氨酸、赖文俊等。赖氏也有很多的宗祠和家谱,记录了赖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赖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姓氏,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淮滨县由来
1952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撤销淮滨办事处,设淮滨县(县人民政府驻乌龙集),划归信阳专区领导。1960年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撤销淮滨县,将淮滨的行政区域划归息县和固始县;1962年10月20日,恢复淮滨县
淮滨县,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1951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析固始、息县各一部,设置县级办事处,淮滨因淮河之滨而得名。1952年8月,经政务院决定批准,正式设立淮滨县。
淮滨县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地处淮河中上游,豫皖两省交界处,南望大别山,北接黄淮大平原,总面积1209平方公里。淮滨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侯明显,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实。
淮滨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这里是楚国的领土。秦朝统下后,淮滨县隶属于南阳郡。淮滨县的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军事要塞,因此历经战乱,但是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息县历史传说故事
我们最为熟悉的息国历史来自春秋时代的息夫人,据说楚文王灭息就是为了她。息夫人原叫息妙,陈国人,嫁给息侯,归宁路过蔡国,因蔡侯的夫人是息夫人的姐姐,故在蔡国暂留。姐夫蔡侯见息夫人貌美,举止轻浮。息侯得知后大怒,但考虑到蔡国实力比自己强,不敢发兵,只好跑到楚国,唆使楚文王假装攻打息国,然后他请求蔡国前来支援,这样楚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将蔡国灭掉。楚文王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发兵攻打息国,息侯派人前往蔡国求救,作为裙带国,蔡侯当然得来支援,于是楚国掉头攻打蔡国,俘虏了蔡侯。蔡侯为报复息侯,在楚王跟前极力赞美息夫人倾国倾城的美貌,楚文王为之心动,一不做二不休,灭了蔡国后,顺便也吞并了息国,强行将息夫人占为己有
河南信阳息县,古称息国。春秋初期楚国灭掉息国后,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县---息县。息县的历史渊源--息夫人,春秋时期著名四大美女之一,出生于陈国(今河南周口),嫁给息国(今河南息县)国君,称息妫,又称“桃花夫人。
据说,息夫人归宁时,借道蔡国,被姐夫蔡候戏弄,息候闻知与楚国设计报化。
楚文卫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安危,嫁楚国,成了楚夫人。
而感念息夫人功劳,息县一些地区建寺立碑,将息夫人尊称为“平安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省息县的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省息县的历史故事简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