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宋州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宋州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写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结局如何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充满杀气的《不第后赋菊》,是黄巢留给历史最著名的印记。 其实黄巢本可以成为唐朝的一位官员,可惜主考官不识货,把灌了半肚子墨水的黄大爷给黜落了,一气之下黄巢写下了这首反诗。
投靠王仙芝 公元875年,王仙芝的部队打到曹州,每天蹲在村口等起义军的黄巢激动的不得了,他立马散尽家财,带着子侄八人以及募招的数千人加入了王仙芝的部队。这一年,黄巢55岁,所以说任何时候想努力都不为之过晚。 自立为王 黄巢军事水平超高,起义军一路摧枯拉朽。唐僖宗眼见势大难敌,便下令招降王仙芝,封他为“左神策军押牙”。 王仙芝造反的目的只是想和唐朝讨价还价,弄个大官做做。黄巢则反对在羽翼未丰的情况下仓促谈判,你本钱太少,能谈出个卵来?最终黄巢选择了单飞,而王仙芝在失去黄巢后如同无头苍蝇般乱撞,最终被官军打败命丧黄泉。黄巢在兼并王仙芝的旧部后,在亳州城外称王,自号“冲天大将军”。 黄巢自以为官兵不堪一击,很快他就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在江北被官军一路追着暴打。江北不能立足,于是转移到江南发展,但黄巢还是被官军打得四处跑。最后,黄巢只能带着幽灵一样的军队,再次过江进入江东宣州一带寻找战机。由于唐朝在江南税赋最重,百姓生活极端困苦,黄巢一到,迎马拜降者有二十万,黄巢势力迅速壮大。在打掉了贪婪的淮南节度使高骈之后,黄巢觉得是时候去长安追逐他的伟大梦想了。 称帝 唐广明元年七月,黄巢在江南腹地把官军打得找不到北,官军非降即逃。十一月黄巢占领东都洛阳,洛阳是长安门户,小皇帝李儇也是个实在人,立马跑路。同年十二月初五黄巢进入长安,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场面非常震撼: 五天后,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黄巢心满志得地坐在大殿上,接受各怀鬼胎的唐文武百官山呼万岁,黄巢骄傲地笑了。但他并不知道这也是他走向死亡的开始。黄巢称帝后对中上层的官僚采取压力打压的政策,据《新唐书》: 一代枭雄的结局 很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拉起了造反的旗帜,王重荣的河中军大破黄巢军,尽劫其粮船,复引兵进抵渭水北岸。此时唐朝各路军阀开始围攻关中,黄巢主动撤退出长安,率军退至灞上。 受到巨额赏金刺激,各路诸军为了能摘下黄巢的项上人头,几乎是三军用命。几通砍杀之下,黄巢军实力受损非常严重,黄巢能掌握的兵力也不过十五万人。公元884年六月十七日,泰山脚下的狼虎谷襄王村,黄巢被徐州节度使时溥派来的人马团团围住。无路可逃的黄巢仰天长叹:“想吾起事以来,转战千里,无不胜。今日如此,盖天意乎!”黄巢让外甥林言“帮助”自己抹脖子自杀。一代枭雄黄巢,命丧于此。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作者是唐代人黄巢。黄巢为曹州冤句人,世代贩盐为业,他本人也继承祖业,富有财产。黄巢幼年饱读诗书,学过骑射,爱扶危救急,但屡次应进士考试,被抑不得及第,因此写下了《不第后赋菊》诗以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之前,他还写过《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芯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诗录入《全唐诗》卷733。 公元874年,濮州人王仙芝在长垣起义。次年,黄巢聚众响应,与王仙芝部并肩作战,先后转战于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后王仙芝战死,黄巢被推为首领,号“冲天大将军"。起义军推进很快,至881年,攻入唐都长安,唐僖宗率众逃奔成都,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 黄巢的起义部队长期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的建设,加之攻下长安后,忙于组建政权,给唐军提供了反攻机会。就在遭到唐军围攻之时,起义军的大将朱温叛变投唐,长安防线崩溃,战斗失利,队伍溃散,黄巢率剩余部队撒离至山东。 至于黄巢的死,有一种说法是,黄巢、尚让等攻汴州,被李克用击败,杀万余人,曾任大齐首相的尚让率所部投降时溥。黄巢带着一些家属逃入泰山,曾任黄巢侍卫军长的黄巢外甥林言杀黄巢、黄邺、黄揆以及这些人的家属,取首级要到时溥处献功。路上遇唐兵,林言被杀,黄巢、林言等人的首级献给了时溥。 能写出“满城尽带黄金甲”如此豪迈的诗句,黄巢也曾经辉煌过。公元875年,王仙芝在河南濮阳举旗造反,以“平均”为口号获得农民热烈拥护,在曹州的黄巢听闻,带着黄氏子弟前来会师,王仙芝为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为军中判官。本来曹州、濮州等地已有大大小小的起义队伍,在王仙芝和黄巢攻城掠地时,纷纷前来汇合,大军连下十八城,在876年进逼洛阳城下,唐廷为之震惊,赶紧采取招安手段,在许以高管厚禄下,王仙芝动摇,黄巢不为所动,只率领2000人马分道扬镳。 黄巢(820-884年),55岁起兵,征战大半中国,完成梦想,当了皇帝,跌宕十载。 黄巢率部北上,打回山东老家,人数发展数万,攻下沂州后南下,分两路进安徽,公元878年在黄巢打亳州时,听闻王仙芝投降不成兵败身亡,余部陆续投奔黄巢,拿下亳州后,在众多推举下,黄巢号“冲天大将军”,改乾符为王霸年号,第二年,黄巢再逼洛阳,唐重兵压进后,黄巢掉转枪头直扑江南,攻占杭州,杀死御史中丞李彥坚,拿下福州后,从粤东进入岭南,占领广州,俘虏天平节度使李迢,进攻桂州,乘湘江到达潭州,杀死刺史李绚,逼年江陵,这里是当时唐军最高统帅王铎的大本营,号称50万黄巢大军压境时,王铎跑了,黄巢乘势北上,直捣长安,路上遭到各节度阻击,兵力大损,黄巢军退回安徽。 黄巢南征北战的线路图。 公元880年,重整装备的黄巢,再次率兵进入河南,此时由于漕运断绝,在河南的唐军给养供不上,各军闭城自守,黄巢挨个击破,这次一举拿下洛阳,进逼潼关。这时的黄巢已拥兵60万,急的团团转的唐僖宗只凑到2000人守潼关,结果显而易见,黄巢一路势如破竹,唐僖宗带着文武百官逃往汉中,黄巢大军浩浩荡荡开进长安城,公元881年1月,黄巢在大明宫即位称帝,国号“大齐”,天下大赦,唐3品以上官一律停只,4品以下的官照职留用。 仙霞关至今存有唐末黄巢起义遗址。 听到黄巢当皇帝的消息,在汉中的唐僖宗向全国发布收复长安城的诏令,还忠于唐廷的官僚武装们,纷纷建立联系,准备集结向黄巢军反扑。此时的黄巢被到来的胜利和光芒有点冲昏了头脑,他并没有马上结集部队清剿唐军,也没有追击唐僖宗,而是在长安城享乐,还虏了几个姬妾热炕头,底下的将士们也骄傲起来,烧杀抢掠,纪律不再严明,甚至有人抢得财物和女人后离军归乡享福去了,长安城的高府宅邸都被黄巢军占领着,整体越来越腐化,可以想象,几十万大军布满整个长安城,弄得臭烘烘、乱糟糟。 仙霞关黄巢雕像。 在各地军阀慢慢形成包围长安城之势时,黄巢才派朱温东取邓州,派尚让西攻凤翔,但龙尾一战,黄巢军大败,唐军迅速围上来,公元881年4月,长安诸军行营都统郑畋正式发布檄文,讨伐黄巢,长安城已四面被围,黄巢与唐军在东、西两面展开激战,到了882年,长期困守长安的黄巢军有点顶不住了,很多人投降了唐军,大将朱温也投降了唐将王重荣,此时唐军清来了沙陀军助阵,黄巢撤出长安向东到达河南陈州,可陈州又久攻不下,四面唐军又围了上来,黄巢大败,逃往山东老家,公元883年7月,在兖州一个小村庄,只剩几十名兵士的黄巢,感慨大势已去,无力挽回,拔刀自刎,倒下后还没断气,他的外甥林言割下了黄巢的头颅,献给唐军邀功去了。黄巢虽然死了,散落在各地的将领,如鲁景仁、黄浩等继续着义军活动,坚持了10几年才被镇压下去。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得不说,这首黄巢的诗可谓是气势十足、睥睨天下。 黄巢同样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有的人说他是杀人狂魔,丧失人性,以人为食,而有的人却赞赏他敢于抗争,是中国农民起义中的几个关键人物。确实黄巢虽然最后的结局是失败了,但是他所达到的成就少有人及,就连大名鼎鼎的宋江也只是"他日若得凌云志"才敢笑黄巢不丈夫。但是如此人物,最后结果却少有人知。 史书上说,他被自己的侄子给砍死了,脑袋都被割了下来。但问题是,这个脑袋拿到唐王朝前面时,可以想象的是已经高度腐朽,彻底认不出来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黄巢的脑袋 。 那么黄巢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下场呢? 说起这黄巢黄老四,也可算是个富贵人家出身,家里上数好几代全是贩私盐的,在古代贩私盐利润可是非常之高,按道理说黄巢家里干了好几代这生意,人脉路子是都已经铺好了,黄巢安安稳稳做个私盐贩子就行了,但是人家黄巢四岁的时候随口作了一首诗,这可就把家里长辈给惊着了,这么多年,难道咱这大老粗家族要出一个文化人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对读书有功名这件事还是看得挺重的,你家里再有钱没有有功名的读书人,你就是个暴发户,没有社会地位,没人瞧得起你。所以整个黄家请最好的老师给黄巢补课,势必要黄巢考取一个功名,没曾想这样一考就是二十多年,考了三次,一次没中。 黄巢写下了文章开头这首著名的诗后,低头长叹一声,回家干起了祖传的贩私盐生意。 公元874年,全国水旱频发,秋粮颗粒无收。但唐懿宗以来"用兵不息,赋敛愈重"的政策,各州县不敢上报灾情,继续摊派收税,导致民不聊生。民众饭都吃不上了,谁还吃盐?私盐贩子们干不下去了,一群亡命之徒还怕什么。于是身为私盐贩子王仙芝造反了。 他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他的起义军号称草军。这时候黄巢心里就有点痒痒了,到了公元875年,王仙芝的部队打到曹州(菏泽),每天蹲在村口等义军的黄巢激动的不得了。他立马散尽家财,带着子侄八人以及募得数千人加入王仙芝的部队。 这一年,黄巢55岁。而后来王仙芝想被招安,但是黄巢没给个官职,再加上之前的屡次不中,黄巢不同意,还跟王仙芝打了一架,整个起义军就知道了这件事,很多人跟着也附和黄巢。手下人都不同意,王仙芝没办法只能接着造反。 过了两年王仙芝死了,黄巢被义军推举成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一代杀人大魔王就此崛起,从安徽打到福建又从福建打到湖南,整整十二个省,大半个唐朝被黄巢搅得乱七八糟。 六十岁那年黄巢攻破长安城,立国号"大齐",称帝后的黄巢大赦天下,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及皇室宗亲杀无赦,以报当年科举之仇。 公元883年,黄巢最倚仗的部下朱温投降了唐朝,在唐将李克用的进攻下,黄巢撤出长安城。 公元884年,黄巢兵败狼虎谷(今山东济南莱芜),后下落不明,虽说史料记载已经被斩首,但是由于头颅腐朽,所以有许多其他说法。 有一个说法跟李自成的段子很近似,说五代十国期间,洛阳有一个高僧,叫翠微禅师,是一个大刹的住持。他圆寂的时分,指了指脚下,脚下有两个字,黄巢。所以有人说黄巢当和尚去了。 后边又有许多人说见过黄巢本人。还有人说黄巢在兵败后自杀了。 我觉得黄巢自杀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被唐王朝数次不取,而后造反成功称帝,但是又被赶出长安,四处而逃。最后普天之下竟然没有安身之地,人生大起大落自然承受不了这个打击,自杀身亡后,才被手下割下首级拿去唐王朝领赏。这样似乎两方面能够对得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州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州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