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给我搜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给我搜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 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和尚皇帝萧衍竟被侯景活活饿死了。

    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可恨的白眼狼大概就是侯景了。侯景是羯族人,因此从小就有羯族人的优良基因,善于骑射,勇猛好斗。侯景长大之后,恰逢北方大乱,六镇起义爆发,侯景于是建功立业,后来率众投奔了尔朱荣,成为了先锋。

    后来侯景不满足于做先锋,就开始学习兵法,因此渐渐地,侯景的官职越来越高。没过几年,侯景成为定州刺史,手下有十万大军。后来高欢灭掉了尔朱荣,于是侯景就投靠了高欢。

    侯景虽然有谋略,但是不得人心,对自己的部下非常残酷,又反复无常。因此高欢虽然重用他,但知道他的为人之后,并不喜欢他。但是当时高欢为了牵制宇文泰,不得不重用侯景。

    高欢去世之后,高澄掌权,他并不喜欢侯景的为人,因此侯景马上叛变。侯景本来想投奔宇文泰,但是宇文泰也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对他不理不睬。

    无奈之下,侯景只好投奔了梁武帝萧衍。萧衍收留了侯景,并且后来侯景被高澄追杀的时候,萧衍还让自己的侄子带兵支援侯景。

    但是不幸的是,萧渊明兵败被俘。高澄这时候却提出了和解,萧衍这时候自然是求之不得,毕竟自己的侄子还是比较重要的。

    侯景怕萧衍将自己交出去,于是用高澄的名义给萧衍写了一封信试探,说用侯景交换萧渊明,萧衍同意了。侯景因此非常生气,就发生了叛变,史称侯景之乱。

    侯景起兵的时候,南朝梁内部已经发生了各种矛盾,再加上当时萧衍年级大了,对政事有些懈怠,还信佛,因此侯景不久之后就攻破了梁都,并且将萧衍囚禁了起来。

    不久之后,侯景就将自己的救命恩人萧衍活活饿死了。萧衍死后,侯景立萧纲为皇帝,还将萧衍的孙女溧阳公主抢占为妻子。

    不久之后,侯景又废掉了萧纲,立萧栋为皇帝,过了几个月之后,侯景强迫萧栋将皇位让给自己,登基为帝。从此之后,萧衍一手建立的梁朝江山彻底落入了侯景手中。

    不过侯景并没有得意多久,他登基仅仅一年之后,就被王僧辩、陈霸先赶下台,后来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王僧辩还将他的双手给了高洋,将他的尸体分解,给百姓们食用,骨灰掺入酒中。

    就连他的儿子们最后也都死状凄惨。由此可见,恶人终有一天会遭到报应,如果没有,只能说明时候还没到。

    历史上恩将仇报的例子简直汗牛充栋,但很少人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单纯的仅仅是不懂感恩么?显然不完全符合逻辑。

    农村常言“升米恩,斗米仇”。为什么给予得少,帮助得浅,却容易得到感恩?而帮助得重,给予的多,反而适得其反?这皆因为另一句俗语“大恩如大仇”。

    给我搜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作文 - 华夏历史

    唐肃宗至德年间,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李勉,曾经在开封当县尉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曾经私下偷偷放走了一个囚于狱中的囚徒。

    过了几年之后,李勉官运不济,客游河北,却在无意中偶然遇到了当年被自己放走的囚徒。这个囚徒已然是一个大丝绸商人,富甲一方。见到当年的救命恩人,自然是不由分说地将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恨不能把家中所有的好东西都拿与恩公分享。

    但是越是如此,这个囚徒就越觉得自己的这些东西都不足以报答恩公的活命恩情。于是私下里和结发妻子商量:“恩公曾经救过我的命,我该如何报答他?”

    妻子说:“给他1000匹绢,是否能够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囚徒说:“这肯定不行,当初不是他救的是我的命,而我现在哪来如此身家?这绝对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

    妻子又说:“那就两千匹绢?”两千匹绢的确不是小数了,足够买下当地小半座城了。囚徒仍然摇头:“还是不够,多少钱怕都不够,毕竟命能拿钱来衡量么?”

    于是囚徒总觉得自己欠李勉的,无法偿还。心病就此种下。于是妻子说:“既然这样,不如将它杀掉吧!只有杀掉他,你的心结才能平,人死了,你就不复欠他了。”

    囚犯思来想去,觉得此法可行。多亏他们夫妻说话时,家里的仆人无意听到了对话。惊吓之余悄悄向李勉密了告,李勉知道后,连夜出逃,最终才免于一死。

    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一个人的恩情大到无以偿还的时候,恩公就危险了,对方为了了却心结,又不是那种愿意舍弃性命报答的自私自利之人,后果往往都是“恩将仇报”。历史上屡见不鲜。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给我搜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给我搜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给我搜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