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降水线在哪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降水线在哪里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
降水和气温构成气候的重要因素,也是气候的表现形式。气候分界线主要为大家介绍1月份0℃等温线和降水区分等温线。
(1)我国1月0℃等温线,也是传统南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主要是以降水量为区分,传统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界线,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区分,基本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区分,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我国降水量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主要是以降水量为区分,传统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界线,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区分,基本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中国地理】我国的200mm400mm等降水量线
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是半干旱与干旱地区分界线; 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吕梁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一线,即季风气候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中国3条等降水量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最后到喜马拉雅山东部,此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上,为半湿润地区,此线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为半干旱地区。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界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最重要的一条是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还有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半干旱的分界线。另外还有一条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干旱干旱分界线。
由于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降水,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我国三条等降水量线.
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那里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降水线在哪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降水线在哪里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