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老梁故事汇历史黑白大搏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老梁故事汇历史黑白大搏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张作霖落魄时被一寡妇所救,并认其为干娘,后来此人结局如何
  • 张作霖落魄时被一寡妇所救,并认其为干娘,后来此人结局如何

    这个事还要从张作霖年轻时候说起,那个时候的张作霖还不是虎踞东北的张大帅,只是一个日常温饱都成问题的闲人。

    老梁故事汇黑白无常视频 - 华夏历史

    张作霖也是贫苦出身,小时候家里面也穷,没上过几天学,后来张作霖的父亲被赌徒给打死了,父亲的身死对于张作霖本就贫苦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后来张作霖只能早早的进入社会谋生。

    在张作霖开始他的土匪生涯之前,也是什么都干过,比如木匠、卖包子,还有做兽医,而张作霖认一位老太太做干娘的事,也是发生在这段时期。

    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都有一种向往,想着出去闯荡,年轻时候的张作霖也一样,总想着外出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张作霖就怀揣着梦想出外谋生了,他来到了一个叫做高坎镇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张作霖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谁也不认识,也没个亲戚,只能靠打短工为生,但这也不是法子,吃饱饭都困难。


    后来,张作霖在一个村子找到了一个“吃饭的地方”,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姓孙的人家,财主家庭,家大业大,家里面雇佣的伙计多,平常伙计们就是吃大锅饭,张作霖就开始在这儿蹭饭吃,开始的时候,这些财主家的伙计觉得张作霖可怜,也不容易,就让他跟着吃,结果后来张作霖来的次数多了,这些伙计们就把张作霖给赶一边去了。


    后来,孙家的老太太也是心慈的人,觉得张作霖也可怜,于是就嘱咐家里的伙计们不要赶张作霖,让他有口饭吃,后来,张作霖觉得不能白吃饭,就帮着孙家做些放牛赶羊的活,而孙老太太有时候还帮着缝补衣服之类的,这让孤身一人出门在外的张作霖心中很感动,就认了孙老太太为干娘。


    后来的张作霖如何了,我们也很清楚,一代枭雄人物崛起于东北,权势尽在手中,而这个时候的张作霖也没有忘记在自己落难时帮助过自己的孙干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平时送一些钱财于她,而且帮助她的孩子谋取差事,在她去世时,张作霖自身脱不开身,便派遣一位副官带着钱去孙家参与葬礼,进行隆重安葬。

    张作霖在近代的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自然不失为一代人杰,不过,了解张作霖的人也知道他早年颇为坎坷。

    实际上,张作霖出身低微,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舞台上独领风骚这么多年,是被“逼”着跳上舞台的。

    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被人给活活打死,凶手却始终逍遥法外,官府和王法没有给张家一个说法和公道。

    于是,张作霖和二哥张作孚商量了一番之后,便扛起了一条破枪,偷偷地去找仇家报仇,只可惜最后仇没有报成,他二哥却被官府抓了去,他自己也只能拔腿狂跑。

    此后,他为了活下去,跑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很多人和事,被很多人欺负和瞧不起,却也受过很多人的帮助,从而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的人生。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可是,张作霖的背后曾经却出现过好几个女人,有他的母亲,有他的夫人,也有他的干娘,甚至是一个只见过几次的女人。

    张作霖的干娘——孙寡妇,便是其中一个支持过张作霖的女人。

    张作霖在16岁那一年,结束了他在赵家庙的货郎生涯,辗转来到了高坎镇,此时的他早已经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可谓是身无分文,生活也没有着落。

    所以,他为了活下去,只能给有钱人家打短工和零工,只为了能够得到一口饱饭。

    但是,一个只有16岁的少年,虽然被人称为“张老疙瘩”,虽然也自持老成,可终究也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终究也免不了受人欺负,受到雇主的压榨和盘剥,张作霖向来脾气急,哪能忍受得了这气?所以,即便是打短工,他也是辗转在高坎镇的各个村落之间,在这受了气,便去另外一个地方。

    后来,他来到了高坎镇的磙子泡村。

    这个磙子泡村有一姓孙的地主人家,家有田产无数,所以便雇佣了几十个人为自家干活,这孙家也很够厚道,凡是给孙家打工的人,除了给工钱之外,还特地为他们提供饭食,让他们能够吃上一口饱饭。

    张作霖一看,嘿,我也混进去吃口饭吧!

    别说,张作霖确实混进去了,这倒不是说孙家负责给工人准备饭食的人不知道张作霖是混进来的,孙家雇佣的工人来来去去也就那几十个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少年,饿着肚子来混饭吃也怪可怜的,这才好心没有戳窜,给他盛了饭打了菜。

    只不过,张作霖一见自己占了便宜,便天天如此,每到孙家的开饭时间,准能见到他的身影。

    他这样的行为偶尔一次两次倒也罢了,可他偏偏厚着脸皮天天这么白吃白喝,自然引起了别人的厌恶,不再给他饭吃。

    滚滚滚,好吃懒做的东西!

    张作霖对此能说什么?除了心里生出几分羞耻、无奈和怨气之外,他又有什么资格说什么?又有什么资格埋怨谁?因为错的到底是他自己。

    他叹了叹气,摇了摇头,不能继续白吃白喝的话,他又得继续为了怎么活下去而伤脑筋了。

    不过,事情却很快出现了转机,让他省了伤脑筋的事。

    当时孙家的男主人已经去世多年,主事的是一个寡妇,这个孙寡妇为人善良,性格温和,又是一个++的佛教信徒,这也是她如此善待孙家的雇工的一个原因。

    孙寡妇听了张作霖的事之后,让人叫来了张作霖,问了些话,听完了他的诉说,知道了他的遭遇之后,孙寡妇顿时生出了恻隐之心,所以便吩咐下人不要再为难张作霖,如果他要来吃饭的话,尽管给他吃。

    孙寡妇轻轻地说了句:“以后不许再撵这个孩子走了。”

    因为孙寡妇的这句话,这才让张作霖免了再一次流离失所的危机,也让他吃上了一口饱饭,不用再为了生活到处奔波。

    孙寡妇的善良,让当时品行顽劣的张作霖生出了愧疚之心,也逐渐被她所感染,他的价值观也在她的感染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他不再白吃白喝,开始主动地帮孙家干活,养过猪,打过水,也扫过地,当时的张作霖心中或多或少也有了一定的满足感。

    张作霖感受到了孙寡妇对自己的关心,所以后来便直接认了孙寡妇为干娘,他一口一个“干娘”地叫着,孙寡妇不仅没有反对,反倒欣然地认下了他这个干儿子,对他悉心照顾。

    如果那时候没有干娘孙寡妇的好心收留,张作霖必然只能继续到处流浪,也许他的命运也会截然不同,又或许可能不会有后来叱咤风云的老帅了。

    所以,张作霖心中始终记着干娘的这份恩情,始终想着好好报答报答自己的干娘。

    后来,张作霖发了迹,在1915年当上了奉省督军,成为了一方诸侯之后,他带着丰厚的礼物又回到了高坎镇“探亲”,他所要探望的亲人自然便是曾经善待他、照顾他的干娘孙寡妇。

    孙寡妇再一次见到张作霖,听说了张作霖的事之后,在惊讶之余,也为他感到高兴,自己的干儿子出息了!

    1924年,孙寡妇病逝于磙子泡村的家中。

    张作霖此时虽已贵为奉系头头,手控数省之地,如愿以偿地执掌了北京政府,但是听到干娘去世的消息之后,心中仍然好一顿伤感。

    他迅速派人送钱给孙家,让孙家好好办理孙寡妇的后事,让孙寡妇风风光光地走,谁料孙家人拿到了张作霖送来的钱之后,明着说要给孙寡妇修墓立碑楼,可是一转眼便将钱揣进了自己的裤兜,最后自然没有立碑楼,只竖了一块石碑。

    这块石碑的落款不仅刻上了孙家人的名字,还刻上了张作霖的名字。

    只可惜,孙寡妇的石碑在10年运动中被人给推倒了,后来更是被人砸成了好几块用来修井了。

    不过,孙寡妇这样善良的人很少,张作霖这样记恩的人也不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梁故事汇历史黑白大搏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梁故事汇历史黑白大搏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老梁故事汇黑白无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