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甘肃文化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甘肃文化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甘肃风情文化的特点
甘肃风情文化一共有四个特点。
1.久远性。久远的甘肃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中作用至为重要。
2.多样性。文化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甘肃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土壤,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古代文化。
3.民族性。多元纷呈的民族文化。甘肃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区域,从先秦至魏晋北朝时期的西戎、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吐蕃、党项、蒙古族、回族、藏族,都曾一度或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处,既有和睦相处、融合同化,又有争夺与战争。
4.过渡性。中华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通道。甘肃省深居内陆,地处我国三大高原的结合部,也是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这里长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错带和农牧经济的过渡区。这种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互动发展的肥土沃壤。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
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文化特产。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肉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临复++寺,是+++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兰州古时候叫什么名字
兰州古时候名字:金城。
据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瞟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在河口西南侧北渡黄河,西征河西匈奴。后来归途,因当年筑城时挖出了金子而名金城;另一种说法是现在的兰州古时位于京城长安之西,为五行中“金”字。
以“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一语,言城池之永固,曰“金城”,古代时是扼守西北边陲的重要门户。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金城——兰州,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古时商贾往来,自古即有兰州八景之说。
兰州名称发展史: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于陇西郡地;
2、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3、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
4、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
5、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文化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肃文化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