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傣族历史文化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傣族历史文化历史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傣族概况傣族概况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人口106万余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县。傣族族系发源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
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自称"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东汉永乐十二年(69)在哀牢地区增设了永昌郡,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
唐宋两代是傣族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当时傣族先民称金齿、银齿、茫蛮、白衣等,先后分属于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和大理管辖。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新中国成立,废除土司制先后在傣族聚居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并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傣族人民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的古人类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了达光等部落联盟国家。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
在这之前,因哀牢人善骑大象,生活环境又与汉朝南方的越人相似,被汉朝误以为是越人的一支,把达光王国称作“滇越乘象国”。
公元一世纪开始,位于达光王国东面的滇王国与其宗主国(汉朝)冲突不断,大量滇人(因其吸收了越文化,也称“滇越人”)涌入哀牢境内,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后,初步形成现代傣族的雏形。
8000多年前。
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哀牢人活动的怒江、澜沧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其中的“蒲缥人”遗址,经鉴定至少有8000多年的历史。
傣族的历史与由来
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先后被中国史籍称作“哀牢夷”(或“掸人”)、“乌蛮”(或“白蛮”)、“僰人”(或“白人”)、“僰夷”(或“白夷”)、“百夷”、“摆夷”等名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族统称为“Thai(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命名为“Thai(泰)”、老挝被命名为“Lao(佬)”、缅甸被命名为“Shan(掸)”、印度被命名为“Assam(阿萨姆)”、中国被命名为“Dai(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傣族历史文化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傣族历史文化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