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王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王朝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元朝与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有什么相同点
  • 元朝与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有什么相同点

    元朝与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有什么相同点

    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的相同点非常多,我们挑以下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去阐述。

    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的相同点非常多,我们挑以下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去阐述。

    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王朝 - 华夏历史

    蒙古汗国地图

    一、基层断事官制度

    蒙古的断事官是扎鲁忽赤,后金的断事官叫扎尔固齐。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他们是蒙古汗国和后金政权的最基层的审判机构,肩负司法、刑狱、民政和财政的功能,这两个机构对两个王朝的兴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金地图

    二、议事制度

    蒙古汗国的议事制度叫做忽里勒台大会制度,常驻机构是忽里勒台大会,这个机构对蒙元政权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军国要务、法律典章和议立君主都是忽里勒台大会决定的。

    后金政权的议事制度叫做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制度,皇太极时期发展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常驻机构为议政处,它的作用也非常之大,议立君主、军国要务,是满洲最重要的基础性政治制度,甚至到了康熙年间在平三藩和攻打噶尔丹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后金议政处的地点

    综上,这两个相似的制度决定了蒙元政权和后金政权在建国道路上的思想方针是一致的,他们都由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入住中原,最终统一全国。

    元朝保持着蓄牧文明,把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木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元朝仅维持98年。清朝维持了276年,进关后学中原的先进文明,医治战争留下的创伤恢复了生产,而蒙古的铁骑曾饮马贝加尔湖,可惜牧民族本性不能扎根下来转为农耕文化。

    首先,他们都是第一代领导人为王朝打下基础,而且都只是称汗并未称帝,大清王朝的奠基人是努尔哈赤,大元王朝的奠基人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这两位都在各自王朝缔造之后,被追封为开国之君,庙号都是太祖;

    其次,都是第三代领导人完成“大一统”,大清王朝完成“大一统”的是努尔哈赤之孙福临,而大元王朝完成“大一统”的是铁木真之孙忽必烈,这两位的庙号都为世祖。当然,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只是都没有完成“大一统”。其中,“辽”、“金”两朝虽然没有统一全国,但是统治北方甚至是中原大部分地区,也是国祚延绵时间比较长。这两个王朝都是太祖皇帝完成建国和称帝。

    图1 努尔哈赤半身朝服像

    既然这两个王朝之建立如此类似,我们就比照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的建国历程,看看两大王朝异同之处,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

    • 1. 奠基人称汗,但是取得成果差异巨大

    大清王朝的奠基人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但努尔哈赤生前仅做到称汗,似乎和元太祖成吉思汗差不多,但是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基业也仅仅是统一女真大部,而成吉思汗已经做到称霸亚欧大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 2. 太宗时代建国称帝,大清王朝独一份

    大清王朝建国称帝是在太宗皇太极时代完成,皇太极继承其父遗志和基业,励精图治,终于在大明、朝鲜和蒙古三面围困之中,突破重围完成统一辽东。皇太极开创大清王朝新的里程碑,此时大清王朝可谓是完成了从蓄势待发到厚积薄发之转变。恰在此时,多尔衮帮助皇太极得到了大元王朝之传国玉玺,“天命难违”皇太极趁机称帝。这是大清王朝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之前的王朝是没有太宗时代称帝的,大清王朝是唯一。

    图2 清太宗皇太极腰刀

    • 3. 第三代领导人完成“大一统”,但是难度不同级

    就在皇太极踌躇满志,准备带领大清王朝缔造下一个神话之时,魁梧健硕的皇太极突然驾崩,承袭皇位是皇太极第九子世祖皇帝福临(顺治皇帝),大清王朝进入世祖时代。此时顺治皇帝正值冲龄,根本没有领导王朝能力,在其叔睿亲王多尔衮的摄政之下,趁大明王朝内乱之际进驻中原。

    又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借着南明诸多政权之间的窝斗,以及李自成残留的农民军和南明之间的内耗,完成一统中原之大业。这又是大清王朝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从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国,直到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残杀,大清王朝基本完成“大一统”,历时25年之久,这绝对是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大元王朝在忽必烈建元称帝之时,中原地区仅存南宋政权苟延残喘,要不是忽必烈忙着征服日本(可惜两征日本都未成功),平定南宋几乎是分分钟的事儿。显然,大元王朝完成“大一统”之难度要比大清王朝低太多。

    图3 成吉思汗

    • 4. 家族内部的政治危机,但是解决方式不尽相同

    这两个王朝在建立过程中都发生过内部政治危机事件,但是在处理危机方式上并非完全相同。大元王朝的政治危机主要发生在蒙古汗国后成吉思汗时期,集中爆发在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和第四子托雷这两支两代人之间。整个过程故事很复杂和充满危机,直到忽必烈承袭汗位之前,都没有发生内战。

    但是,到了忽必烈承袭汗位之后,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开始作乱犯上,蒙古汗国内战上演,经过四年的战争,阿里不哥最终败给了忽必烈,被忽必烈幽禁而终。应该说,这次内战还是给蒙古汗国乃至大元王朝都是带来很大创痛的,要不是中原南宋王朝孱弱,抓住机会来个趁虚而入,说不好真能翻盘。

    图4 忽必烈

    再看大清,其实从其前身后金汗国到大清王朝问鼎中原期间,这内部的政治危机一直就没断过。后金汗国时代,舒尔哈齐不甘屈居兄长努尔哈赤之下,打算拥兵自重自立门户。结果努尔哈赤大兵压境,很快将舒尔哈齐叛乱平定,并且一怒之下将从小跟着自己浪迹天涯的幼弟舒尔哈齐赐死。幸运的是,这次内战规模很小,并没有伤及元气。

    再之后,虽说从后金汗国到大清帝国,在没有发生过内战,但是两次权力更迭与交接,都是危机重重。最后都是以代善和多尔衮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帝(汗)位,才化解危机与无形。可以说,倘若这两次危机,任何一次要是发生内部火拼事件,我国历史绝对不会存在大清王朝。

    图5 满文

    通过上文比较性阐述,可以看出大清王朝这个由满族建立的政权,确实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之所以,这个偏于一隅的少数民族小部落最终能够发展成为“大一统”的帝国政权,主要原因还是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才,并且每每关键时刻,关键人物都能做到以大局为重而主动让贤,保持了其内部凝聚力,这一点更是尤为关键。

    元朝和清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建立的王朝,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首先,从元朝和清朝建立之初他们的前身来看,元朝和清朝都是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以游牧为生。蒙古族当时所在的区域大概就在今天的蒙古国南部和内蒙古境内。清朝时由女真族建立的,以渔猎为生,同时他们也重视农业发展。在今天的辽宁附近。

    其次,元朝和清朝都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统治着整个中原地区。都经历了艰难的剿灭南方政权。元朝(之前是蒙古)用了22年(不计停战期)时间才灭亡南宋。清朝从清军入关算起也用了18年时间的时间才灭亡了南明。

    最后,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都想保证自己的特权不受威胁,因在排斥汉人的政治策略上都做得很彻底,但是相对来说,元朝做得更彻底。元朝为了保持蒙古族的特权,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把汉人和南人分在第三和第四等级。也就是基于此导致了元朝的阶级矛盾不断的恶化,最后不到百年就灭亡了。现对于元朝来说,清朝就做的相对好一点,没有把人分等级,但是同样也是为了保持满族的贵族特权,满族的统治者就把各省的一把手全部用满人,就是下面的巡抚也是满汉各半,以此来保证满族的统治权不被汉人夺走。

    元朝和清朝的相同点只是在只是在某些地方有些相似,不是完全相同,相似的地方也不是统治阶级重要的东西,所以才会有元朝和清朝统治时间长短不一的情况出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王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王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