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更迭时间轴手抄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更迭时间轴手抄报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冯小刚的《芳华》为什么让观看的人落泪
感谢邀请。
点映现场坐在我左右的陌生女士都看哭了,一个是看到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个重度烧伤的小战士时,另外看到唱《送战友》,我右边那位年龄较大的女士哭了,也许是有相似经历,第三次是小萍读父亲的信,左边的女士哭了。这些段落都挺催泪,朴实无华没有过度矫饰,但直抵人心。一部佳作,146分钟,第一次,令我有希望能更长一些的感觉,可能这就是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小编有幸在冯导的最新电影《芳华》电影发行方之一——耀龙影城的点映场中购得一票。原本定档国庆的影片,一波三折最终确定在12月15日上映。据冯导称:电影一帧都未删减,实在是个好消息。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口碑爆棚,被誉为冯导电影生涯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以下内容剧透)
影片以目击者萧穗子(钟楚曦饰)的角度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文工团刘峰(黄轩饰)和何小萍(苗苗饰)以及郝淑雯(李晓峰饰)、林丁丁(杨采钰饰)等的故事,他们每个人的命运共同构成了不同色彩的“芳华”。
文工团青春活力下的世俗诡谲
从开篇伴着优美的旋律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文工团女兵们曼妙的身姿、年轻的躯体,到后来浴室氤氲的蒸汽、半裸的躯体带着青春的荷尔蒙扑面而来,不带半点情色的画面却牢牢抓住观众的眼光。绿色的军装、笔挺的军礼、红色的小板报都一下将我们拉到那个岁月青葱的年代。
一切都以为那么美好,然而在集体生活的边缘中总是存在着各种欺凌和暴力。何小萍急迫的想给正在接受改造的父亲寄一张军装照,在“借”室友的军装被发现后被人赤裸裸的戳破谎言、孤立;紧接着,游泳内衣事件后,女兵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小萍,骂她是妖艳贱货,尊严破碎满地;伴舞时,男伴朱克的侮辱、全队的嘲弄,让小萍最后一点自尊也失去了。
从“活雷锋”到“臭流氓”的转变
在小萍最难堪之时,是第一天送她而来的“活雷锋”给她解了围。这个充当邮递员、吃饺子只吃烂皮、猪跑了都要管的“活雷锋”刘峰,给她递来了一根救命稻草。年年的学习标兵、三次立战功、让出了军校深造名额、抗洪抢险中压伤了腰,刘峰这样一个拥有高尚的人格的革命战士,在面对自己喜欢的林丁丁,抑制不住仅仅抱了一下,被人撞破,一下子沦为了被腐蚀的“臭流氓”。林丁丁的背叛引来了调查人员下流的栽赃,刘峰愤怒了,骂道:“我才没有你们那么龌龊!”,自此英雄被下放到前线。
就像电影里说的,我们谁都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的集体里要是没有刘峰的话会怎么办?我们都把他做的那些当做理所当然。刘峰的离去让何小萍彻底对这个集体失望,这也为她的离去埋下了伏笔。在刘峰离去的前一天,何小萍当着朱克的面对刘峰喊到:“明天走的时候喊我一下,我送你!”这一句,让我心怀澎湃!
前线的烽火狼烟
生死只在呼吸间的战场,顺着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将残酷冰冷的战争表现的淋漓尽致。红白交织的战地卫生所,残缺不堪的肢体,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这一幕幕,我是捂着嘴看完的。刘峰在战场上失去了右臂,何小萍被战争折磨的精神失常。
文工团的解散与故人重逢
或许对主角浸入了情感,我亦已对这个大集体失去了感情。在文工团告别会上,大家觥筹交错、泣极而歌、相枕而眠,我已是普通看客。萧穗子恋着陈灿,却被发现陈灿干部子弟身份的郝淑雯捷足先登,一句我们门当户对,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了现实。
多年以后,郝淑雯去见萧穗子却遇见了刘峰,带我们看到了革命英雄竟然被联防大队敲诈,领我们赢得和平付出牺牲的人却活在了社会的底层。看到这里让人不免感到一丝悲凉。后来小萍问刘峰,“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刘峰答,“这要跟谁比,跟地下的兄弟们比我敢说不好吗?”时代在改变,年华在老去,唯独两人的善良没有褪去。
我就是那个年代末过来的人,熟悉的《小花》插曲“绒花”,熟悉的《沂蒙颂》,熟悉的精神革命的氛围,甚至是熟悉的自己也曾经历过但是无法挽回了的主人翁刘峰同样的命运。
看了过后,只有一声叹息,致以逝去的青春和芳华。
借用严华伶的作品,冯小刚这次应该是走心了,也过足了怀旧和回顾那个年代的瘾了。也应该是冯小刚继《集结号》之后,又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为什么让观看的人落泪?其实就是很多人在电影里找到了自己的过去,与电影的情节找到了真实的感情共鸣,是在哭剧中人物也是在苦自己。
距离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上映还有2天,我已提前看了点映场。
下午两点钟的场次,开场前几分钟影厅已经整整齐齐坐好大部分观众了,并且其中大多数是中年人。
虽然灯光昏暗,大家也尽量保持安静,但能明显感觉到,有人在小声抽泣,有人在抹眼角。
比如,我身旁一个粗狂的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几乎从开始哭到结束。
我也忍不住哭了好几次。简单说一下我最喜欢的几场洒泪戏:
1、文工团宣布解散时,大家拥抱在一起,唱起《送战友》,“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看到银幕上这些战友之间的情谊,眼泪不能自已。
2、何小萍突然成了梦寐以求的英雄而遭遇精神崩溃,文工团的最后一场演出,何小萍看到自己昔日跳过的舞,一个人走到洒满月光的操场上,跳了最唯美、动人的舞蹈。
3、萧穗子在文工团解散的前夜把写好的情书装进陈灿的箱子里,突然知道郝淑雯和陈灿好上了,心里面特别难受,趁着大家熟睡,悄悄把情书拿走,撕碎在风里。
为什么这些戏份会戳中观众的心呢?
因为这些段落都成功勾起了那些来看电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年轻时的真实记忆啊。
《芳华》和《我不是潘金莲》有所不同,《潘金莲》是属于完全没有一个观众群体愿意接纳的电影,而《芳华》的受众定位十分准确,基本在45岁—75岁之间。
冯小刚说,《芳华》的成败取决于这批中老年人,如果把这帮人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这次就算是成功了。
我想上映之后,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会占大多数,年轻子女携手父母辈一起走进影院,缅怀易逝的芳华!为曾经年少的洒泪再次落泪!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杉姐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更迭时间轴手抄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更迭时间轴手抄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