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阳曲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阳曲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太原旧城街在哪里,它的历史又是如何
旧城街,是联结解放路与南海街,同迎泽大街平行的东西向街道,是一条充满历史的街道,它出生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见证了中国百年来的兴衰。
清军入关之初,清统治者由于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汉族地区的人民实行了野蛮的欺压政策,大肆圈占土地,强令人民剃发,激起广大汉族民众的不断反抗与斗争,公元1649年(顺治六年),降清的原明大同总兵姜瓖反清,山西各地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当时的太原人民同样敌视清政权,为保证驻太原府清军和旗民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太原的城防,奉旨在太原城西南隅新建了一座“城中城”,这便是满洲城。旧址便在今天旧城街一带。据目前考证:满洲城南北长约866米,东西宽约639米,周长约2811米,设东门两座,北门一座。满城大街,均宽3丈有余,通达西城根。街北驻正蓝旗,街南驻镶蓝旗。
清朝后期,满洲城也日渐衰败。城北墙与大城的衔接之处,即满洲城西北角崩塌,北门城楼失火,仅存门洞。城墙崩裂之处,随处可见。公元1815年(嘉庆二十年),太原东山洪水暴发,大水冲没了东关,大南关受灾严重。公元1886年(光绪十二年),汾河决堤,大水肆虐,满洲城、四神阁、太原府文庙、阳曲县文庙、学政衙门等建筑都被洪水冲毁,许多民宅荡然无存。
公元1887年,城中满族居民和旗兵丁众,希望太原城中东南另辟满城。山西巡抚刚毅奏请朝廷以每亩十六吊钱的廉价购得西起崇善寺,北至泰山庙,东南两面至城墙根的大片土地,重新建起满洲城和八旗兵城守尉衙门。于是,人们习惯于把洪水淹没的旧满洲城叫“旧满城”,把这座新建的城叫做“新满城”,旧址在今新城街一带。
“旧满城”中的主街,满城大街便更名为旧城街。成了旧太原城的风月之地,许多良家妇女,或被拐骗诱逼贩卖于此,或因生活所迫为娼。这一带,成为畸形社会最黑暗的一角。
解放后,如今的太原城,楼如雨后春笋,相继拔地而起。旧城街虽然街名如故,却充满了新的活力,日新月异,绽放异彩。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有“晋阳”、“并州”、“龙城”之称谓,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晋源区晋源镇现建有晋阳古城遗址风景区。解放后,我国考古研究工作者通过对数段古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发掘,经省市文物部门及考古队进一步考评,认为罗城村东马地“北城墙”、西南城墙内的“一号建筑基址”、古城营村西夹子地等遗址面积3730平方米具有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和建筑特征。晋阳古城二号建筑群考古位于其西北部,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东、西两组大型建筑遗址包括其中,经专家初步鉴定,其建筑群为晚唐所建基址,这些资料与实物,足以说明太原称做“晋阳”是有道理的。
当然,说起太原的旧城街,仿佛近代那些繁华的街景仍然浮现在眼前:像开化市一代,柳巷一代,市府街上的明清建筑都映照着昔日的辉煌。
(图片均来自网页)
明清时期的太原府具体包括今天的哪些地方?有何依据
明清两朝的【太原府】是明清两朝【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府级政区】,其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太原市】,同样都是省府所在的省下一级政区。【太原府】的建制起源于唐朝,是唐朝武后主政时(690年)为了提高原【并州】之地位,而设置的【北都太原府】,唐朝以后,【太原府】的建制断断续续,直到明清两朝五六百年间方才稳定下来,成为如今太原、晋中乃至忻州三地部分地区在明清两代的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中前期的太原府(1368年-1596年)
明军驱逐蒙元当年(公元1368年),明廷改元朝【冀宁路】为【太原府】,洪武年间的【太原府】下辖6州、22县,其中【太原府】直辖13县,它们分别是阳曲(大体就是今太原主城区)、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太原(大体就是今晋源区)、盂县、静乐、河曲。【太原府】还管着6个州,分别是平定州、忻州、代州、岢岚州、永宁州与保德州。其中,平定州领乐平县,忻州领定襄县,代州领五台县、繁峙县、崞县,岢岚州领岚县、兴县,永宁州领宁乡县、临县,保德州不辖县。(洪武年间太原府诸州县位置如下图)
由此可见,明初【太原府】所包含的地域,大体上包括今天的太原市全境,忻州市全境,晋中市的榆次、寿阳、太谷、祁县、昔阳等地,吕梁市的文水、交城、离石、临县、柳林、中阳、方山、兴县、岚县等地,是一个囊括今日山西中北部广大地域的【府级政区】。
明末清初的太原府(1596年-1724年)
到了明朝中后期的万历年间(公元1595年),调整地方行政区划,辖境过大的【太原府】被削减,【永宁州】及其管辖的【宁乡县】、【临县】被划归【汾州府】管辖,从此【太原府】便不再管辖今天吕梁地区的中部地区(见下图)。
清军入关以后,沿用明末【太原府】的建制,在顺治、康熙两朝均没有太大的变动。
清朝中后期的太原府(1724年-1911年)
雍正登基以后的第二年(1724年),大规模调整地方行政区划,将山西省多个大面积的府级政区肢解开来,把整个山西省变成了一个直隶州与府林立的局面。其中,【太原府】原本管辖的平定州、代州、保德州、忻州及其属县全部升格为【山西省】直辖的【直隶州】,不再归【太原府】管理,同时还划出【太原府】原本直接管理的盂县、寿阳归【平定州】管理,静乐县归【忻州】管理。自此而后,【太原府】便成为一个仅仅管理如今的【太原市】全境、以及【榆次】、【祁县】、【太谷】、【交城】、【文水】、【兴县】、【岚县】、【岢岚】等地的一个中小型【府级政区】(见下图)
清朝灭亡以后,【府】一级政区被废除,随着近现代历史发展,【市】逐步取代原本【府】的地位,【太原市】也便在辖境与地位上取代了原本的【太原府】,成为如今【山西省】的省会型地级市。
以上便是【太原府】在我国明清时期的大致情况
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一定要点赞支持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阳曲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阳曲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