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四川叙永草坝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四川叙永草坝历史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三渡赤水故事
三渡赤水是指中国红军长征时期,红一方面军在四川遵义会议后,为了突破敌人封锁,经过赤水河三次渡河的艰苦历程。这是一段充满血与火的英勇故事。红军面临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和洪水的阻挡,但他们顽强地战胜了困难,成功渡过了赤水河。这一壮举展现了红军的英勇和坚韧,也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开端。三渡赤水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激励着后来的革命者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1935年3月5日以后,我军根据中革军委的决定,以红九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敌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自腊坎、长干山,寻歼敌人第二纵队,未能得手。蒋介石地,乃系大方针未定的表现,遂命令各路军要不顾一切寻找红军决战。11日,川敌3个旅进占遵义,乌江南岸之敌第一纵队也以一部兵力北渡乌江,向鸭溪、遵义推进。根据当时情况,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红军仍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控制赤水河上游,以消灭薛岳部和王家烈残部为主要作战目标。15日,我军主力进攻鲁班场之敌第二纵队,因敌3个师挤在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敌第一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我军遂主动撤出战斗,向仁怀以北的茅台地区机动。
3月16日,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俞进。接着,攻占镇龙山,击溃川敌1个团的拦阻,
沐英有哪些英雄事迹
沐英(1345——1392),字文英,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少年丧父,跟随母亲躲避战乱,母亲又去世,被明太祖和马皇后收为己子。年少时聪明敏捷,办事决断,太祖非常地器重他。
太祖洪武十年(1377),跟随邓愈征讨吐藩,立功显赫,授予可以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被授予征西将军,讨伐吐藩。在土门峡击败吐藩军,又取道洮州(今属甘肃洮州),俘获洮州首领阿昌失纳,又在东笼山筑城,拓展疆域数千里。
元敌军多次侵扰边境,洪武十三年(1380),沐英率军出塞,渡过黄河,翻过贺兰山,跋涉沙漠,擒获元将。第二年又从不同的道路出塞,大获全胜而归。不久又拜授征南右副将军,攻取云南。元将梁王派达里麻率兵在曲靖(今云南曲靖)抵抗,两军隔白石江相望。沐英便让军队装出要渡江的样子,暗地里却派奇兵从下游过江,到达敌人阵地后面,做出前后夹击敌人的阵势。敌军非常惊慌。沐英趁势挥军渡江,大败敌军,生擒达里麻,长驱直入云南。梁王逃亡而死。次年,太祖诏令留沐英镇守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沐英降服曲靖酋长的叛乱,平定广南(今云南广南)各处的少数民族。二十年,平定浪穹部,奉诏从永宁(今四川叙永)至大理(今云南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座城池,以做军队屯田用。二十二年,思伦发率领三十万部众侵犯定边(今云南南河彝族自治区),沐英选骑兵飞马救援,兵分三路,将士奋勇而战,大败敌军。
沐英沉稳刚毅,喜好贤才,不随便杀人。镇守云南时,注意选拔官吏,督促农桑,开垦田地,疏通河流,使滇中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太祖就曾对他说:“使我高枕而无南顾之忧的,就是你沐英啊!”他为朝廷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川胡氏是来源于哪里
四川胡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湖广填四川 。康熙帝发起湖广填四川大型移民运动后,居住在外省的胡姓人陆续迁入四川,为四川的胡姓人口注入了强劲的生力军。
从其他省份迁入 。如叙永县江门镇龙川漕青杠嘴胡氏家族入川一世祖胡忠咸,原籍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澹基里五甲刘郎堰。雍正4年(1727年),带着老妻与儿子一起入川。
从广东同一支派迁来 。元朝时,住在汀州永定县忠坑村的胡有通曾任福建盐运使,迁徙到潮州府揭阳县蓝田都。胡有通有11个儿子,后裔散布在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地,范围较广。胡有通成为这一大支派胡氏的肇基始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四川叙永草坝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四川叙永草坝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