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写一些习俗和寓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写一些习俗和寓意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正月初九,老人说“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七八九是何意
据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辰,玉皇大帝是天地人三界之主,因此,在古时正月初九这天,最大的的事莫过于敬拜玉帝,祝贺生辰了。那么为什么会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呢?
“七不出”,实际上是指农历每月逢七不出门。为什么要“逢七不出门”呢?从字音上看,“七”,与“凄”、“泣”、“乞”、“弃”、“欺”、“歧”、“悽”、“戚”“气”等字同音,“凄惨”、“哭泣”、“乞讨”、“弃市”、“欺骗”、“悽悽”、“歧视”、“受气”等词都不是好词,都是让人受气心酸难过之意。因此,冲着“七”字有这么多不吉利的同音,在逢七日也是不便出门的。有的说“七不出门”,是因家中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用品准备不齐不方便出门,其实是没什么道理的,主要还应该是“七”字的发音不好,让人浮想联翩所致。
那为什么“八不回家”呢?这里的“八不回家”也应该是农历每月的逢八日。我们知道,“八”字的发音同“罢”、“霸”、“拔”、“跋”、“扒”、“疤”、“把”、“魃”、“靶”、“爸”等字同音,无论是“罢了”、“把子”、“疤瘌”、“靶子”,还是“恶霸”、“跋扈”、“扒手”、“旱魃”等词语,都不是多么好的字眼,你如果在外面事情“罢了”,或被人拿了“把子”,或脸上有了“疤瘌”,或被人当成了“靶子”,做不成什么事,还有脸回家?不怕街里人笑话,不害羞啊?还有就是你如果在外面成了“恶霸”,或做了“扒手”,或成了“旱魃”,在外面作恶多端,让人畏惧让人嫌,谁还希望你回家招祸呢?自然是不希望你回家,让你最好永远在外面了。因此就有了“八不回家”之说。另外“八”有“发”之意,既然在外面能拽着机会大发一笔,机会难得呀,还不抓紧多挣钱,来家干什么?过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了。因此“八不回家”,无论从字音上还是从发财上考虑,都不应该回家。有的说“八不回家”,是说在外面没有学会“孝”、“悌”、“礼”、“义”、“忠”、“信“、“廉”、“耻”等项,不能回家,这也算是个正能量的解释,也算说得过去吧。
那又为什么说“上九办事一大堆”呢?这里的“九”也应该是每月逢九的日子吧。“九”与“久”同音,有做事长长久久之意。是人都想做事长远,能长久发财,长久开心快乐,长久做有情人。“九”在数字中属极数,是十个阿拉伯数字中最大的数。所谓“九天”、“九幽”,都是最高最幽之处,皇帝称九五至尊,“九”有极致之意,做事能做到极致,达到完美,有谁不希望这样呢?因此,人们认为每月逢九做事好,是图个吉利。玉帝、帝王、神仙们,也许都喜欢“九”这个数字吧,据说都愿意在有“九”的日子出来,人们在这天做事,正好大神们出来游走散步,看到人们做事的辛苦,自然慈悲之心大发,说不定就能保佑你或帮助你把事情做好的。
再说说正月初九这日吧。这一天既然是三界之主玉皇大帝的生辰,自然要围绕敬拜玉皇大帝来做事了。首先要沐浴更衣斋戒。要洗个澡,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吃斋把素,准备敬拜玉帝;其次不要乱扔乱倒垃圾,不要晾晒衣服,尤其是内裤鞋袜什么的,以免冲撞玉帝及从神;其三要摆上上好的香花祭品,燃放鞭炮,供奉玉帝,据说尤其忌讳用母鸡做供品。其四做顿好的饭食,全家人进行品尝,记着一定要有酒的,要喝点酒的,“酒”,“久也”,寓美好久远之意。其五还没有门市开张的,如果万事具备了,今天可尽情开张,大好日子啊,开业大吉大利。
正是“相由心生,音随意移”,做事办事情,全在个好心情,心情好了,为人做事也就周到备至了。常言道:“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能不能做好事,全在于自己,是不可有那么多迷信忌讳的,只要条件许可,会抢抓机遇,就能成事。以上就是我对“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解释,尽是戏说之意,不可当真,祝师友们久久大发,美好伴您天长地久!
七不出:七是艮卦,是山的意思,也星高楼大厦,也代表你家房子,人代表小儿子小孩的意思,小孩子在家里面有靠山,有大人照顾,怎么能出行离开家乡呢?
八不归:八是坤卦,代表大地。也代表老妇人,母亲,老母,大地要生长万物,不能归,母亲要照顾孩子,老人,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归,老母到古稀之年他归什么地方呢?不说你也明白,所以不能归。
九减去八余一,一代表乾卦,乾代表天,白天,刚健,动,大人,一切都从动开始,所以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开始办事吧!
民间素有“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意思就是农历逢七的日子不出门,逢八的日子不归家。
这种说法在择吉通典、老黄历等书中多有记载。从字形上来看,“七”犹如一把匕首,是弯折的,表示外出一路会有曲折坎坷。另外民间白事有“做七”的传统,“七”又谐音“齐”,齐出门暗示送葬,不吉。
“八”是人字分开的样子,分开的人在寓意上就不吉。“八”谐音“爬”,爬着归来,象征着在外不顺。
另外,风水的位理学上将阴历每月的七、八日视为黑道日,俗称“煞日”,不吉。故有“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
此外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七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生活用品,在出门之要把家里人的生活安排好,没安排好就不能出门;八说得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种做人的品德,在外要牢牢遵守做人的底线,不做损坏品德的事,不然也无颜回家了。
上九办事
正月初九是新年第一个九,又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被民间称为“天生日”,这一天不仅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家家户户也要望空叩拜,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玉皇大帝一高兴,自然办什么事都会比较的顺利。故,有上九好办事之说。
最后
中华文化五千年,各种各样流传下来的俗语,都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和美好期盼。不过时代不同,我们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恭祝各位虎年行好运,万事皆如意!
大年初九俗称"天日",是玉皇老爷的生辰,大家祝老天爷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
民间说"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特别初一到十五。咱们研究下,看看老祖宗都有什么说法和讲究。
"七不出门"
自古至今,华夏以双数为吉,婚嫁基本都选双数吉日。此事细想有玄机,我国传统重大节日多是双奇数,春节一月一、上巳三月三、端午五月五、乞巧七月七、重阳九月九。奇数不吉,所以古人设节祭祀以祈福。
初七在正月,又是奇数,古人认为不宜出门,习惯上讲"逢七不出门",不然诸事不顺。
当然,老祖宗一向很讲究,不会只留一句缺乏说服力的空洞说法,还会整出仪式感。话说生活七事要打理好,否则不宜出门。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家发现"开门七件事"都是百姓日常小事。没错,所谓"七",应该只是七个具体代表,它泛指生活和家务各种琐事。
七不出,说正月初七不适合出门,应该居家打理好生活各种琐事。新年新气象,大节忙碌而过,也该整顿下生活了,凡事有备,从生活和心境都要以崭新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往小处说,家中整洁,样样不缺,出门才无后顾之忧,身心顺畅。
"八不归家"
老话"三六九遍地走","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出门既有说法,归家也有讲究。
我们常说"父母在,家是归途"。这里的"家"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我们生活之根。因此民间说,从外归家前要做到慎检,做好八件事。
归家八件事☞忠、孝、悌、信、礼、义、廉、耻。做好八事,对得住自己,对得住家人和祖宗,否则舔着脸回家不太像样子,更遭人非议。最现实的,这让父母和家人如何不担心?八件事主要强调品性和为人,而非成就。
大家发现,回家八事要比开门七事要求高太多了!出门最多不过闯荡,归家则面见父母和家人,甚至拜祭祖宗。一个是生活准备,一个是传统礼仪,当然不一样。
生活不易,我们不一定能做到衣锦还乡,但无论怎样,可以让家人和邻里知道我们不忘本,我们是讲究忠孝悌信和礼义廉耻的正经人。
"上九办事"
初九为天日,即玉皇生日。传统习惯里,民间在初九普遍祭祀拜天,有些地方会在路口摆小几,设贡品,以酒祭天,很有仪式感。人们祈福玉皇赐福,以求全年诸事大顺,日子红火。
初九民间又称"办事节",传说玉皇这天会赐福人间,所以民间喜欢在这天办事,做计划等。有些老人还会把一些比较重要或棘手的事专门放在初九处理,借玉皇吉日,百事顺畅,也可为全年讨个好彩头。这就是民间"上九办事"。
另外,九为最大单数,在易经里代表最大阳数,代表着丰盈、吉祥、长久等美好寓意。吉利的日子,再加新年祥瑞、玉皇赐福,老百姓自然就有了"上九办事"的习俗。
小编结语
"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老话反应了我们先人的生活风貌和心理诉求。
①从生活角度看
老祖宗以双数为吉,尤其"逢七不出门",大年第七天,打理家事为新生活准备,该整装待发迎接全新一年了;初八是说传统礼仪和孝道;初九则为讨彩头,涉及民间祭祀文化。
②从心理诉求看
它是老百姓心理寄托,反应了民间趋吉避凶之习俗,是过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法简单地用"道理"二字来解释,也没必要。
③初九另有讲究
九谐音酒,除祭祀必需,民间也有饮酒习俗。一些地方另有忌讳,初九不宜在户外晾晒衣物,特别是女性内衣物,据说此事于老天不敬。
初九还有哪些讲究?欢迎各位补充。
初九,天公赐福。
祝我华夏繁荣昌盛!祝我同胞吉祥多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写一些习俗和寓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写一些习俗和寓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