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人物中谁的情商高一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人物中谁的情商高一些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三国演义》里,谁的情商最高,为什么
纵观三国时代,情商最高的无疑是鲁肃。
若论智谋,鲁肃远不及诸葛亮、郭嘉;若论精明,鲁肃远不及周瑜;若论坚忍,鲁肃远不及司马懿;若论诡谲,鲁肃远不及陆逊、贾诩。
若要论魄力,与三大boss相比,鲁肃更是望尘莫及。
但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鲁肃这个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能混得相当不错。
如果把三国诸人放到现代社会,鲁肃做官可至国部大员,经商可成亿万富豪,交友可得天下知已。其他人都会遭遇巨大挫折,只有鲁肃,可以左右逢源,风生水起。
千万不要小看鲁肃,认为他是个老好人,窝囊废,那是完全错误的。鲁肃身上有其他人完全不具备的闪光点。
咱们来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鲁肃这个人。
一、周瑜借粮
周瑜未跟随孙策起事之前,担任过低级官员,他缺少粮草,听说鲁肃家是个富户,就带领数百人上门拜访,希望能向鲁肃借一些粮食。
大家分析一下,周瑜这其实有点以势强逼的意思。当时周瑜地位并不高,而鲁肃是很有背景的,他其实并不怕周瑜。
那么鲁肃怎么应对呢?
鲁肃家有两个囤粮的大仓,每仓有三千斛米,见周瑜要借粮,鲁肃指着其中一个大仓,不需要借,我送给你。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鲁肃将家中的一半粮食送给周瑜,表达出几层意思:
1.我鲁肃并不是畏惧你;
2.一人一半,不卑不亢,咱们是平等的;
3.我愿意与你平等交往,成为朋友;
4.我看好你,并愿意扶持你。
这就是真正的明白人啊,知舍,知得。付出了一囤粮食,避免了一场冲突,结交了一个朋友,扶助了一个英豪,换来了一生的富贵安稳。
二、孙权抗曹
曹操击败袁绍,平定北方后,旌麾南指,刘琮束手。曹操派人向孙权下书,号称以百万之师,“欲与将军会猎于吴”。
东吴朝野震怖,惶惶不可终日。各个官员更是惊慌失措,是降是战,议论纷纷。总体来说,投降乞和的声浪淹没了主战派。
孙权心中也是犹豫不决:若战,曹操势大,兵力雄厚,朝中众臣也不支持,毫无半分胜算;若和,父兄两代付出鲜血生命而努力打拼得来的基业一朝尽失,自己的前景也一片渺茫。
鲁肃晋见孙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在当今的局势下,谁都可以投降,但只有你孙权决不能投降的。比如我鲁肃,我要投降了,以我的名声的才能,最起码曹操也能让我当个小官。我鲁肃交际广泛,朋友也多,家有余财,上下打点,想混到省部级的位置上也并不难。而孙权你若投降了,你觉得曹操会怎么安置你呢?
言下之意,别忘了刘琮母子投降曹操后是什么结局!你孙权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也就是说,别看朝中那些投降者的声势浩大,理由充分,揭穿了,那是因为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富贵安危,而根本不为你孙权考虑!
大家都清楚,其实孙权这个人很难伺候,他对手下的臣子们可从不手软,不管曾经有多大功劳,是亲戚还是朋友,只要他疑心猜忌了,下起手来可狠着呢。
但孙权对鲁肃可是相当不错,从来都是极度信任的,不亚于周瑜。
这就牵扯到一个上下级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对很多朋友来说,都觉得特别难。咱们来说说。
其实,在皇权社会,当官无所谓清还是贪,是正是奸。海瑞犯上,嘉靖不杀;和珅巨贪,乾隆能容。为什么?是嘉靖爱惜海瑞的清名?是乾隆昏瞶不察?
都不是,是因为海瑞、和珅的所言所行的出发点都是真心实意地为了自己的君王。
不要怕说错话,办错事,只要你真心实意是为了考虑上级的得失,上级就愿意用你,调教你,提拔和信任你,就不会为难你。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崇祯,就是最标准的蠢货,多少真心维护他的人都被他弄死逼降。吊死他都是活该,不值得半分同情。
咱们继续来说鲁肃。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周瑜和鲁肃的思想是有很大矛盾的,两人对政治形势的观点和所采取的对策完全不同。
但周瑜临终前,却向孙权推荐,要求他把军政大权托附给鲁肃。
难道说周瑜临终前醒悟了,他否定了自己以前的战略方针?当然不是。如果他周瑜能活着,以其精明智略,他会毫不犹豫地继续贯彻自己的战略。
那周瑜是看中了鲁肃的哪一点呢?
因为鲁肃至公,有胸怀,用现在话来说,“格局”大。
孙策当年纵横天下,天下震怖,是因其威猛;周瑜在时,曹刘忌惮,是因其精明;鲁肃当政,魏蜀不犯,是因其格局。
说实在的话,鲁肃之后东吴的历任续承人,比如吕蒙、陆逊等,都是有雄才而无大略,欠缺鲁肃的格局。
鲁肃“有长者之风”,他的胸怀来自于对天下大势的清醒认识,对国家事务的至公无私。无论是蜀汉还是曹魏,几乎所有的人都尊敬他的品格,认可他的能力,愿意成为鲁肃的朋友。
像鲁肃这样的人,若在曹魏,地位不会低于程昱、荀彧,若在蜀汉,地位必与诸葛亮、法正相平。无论在哪里,鲁肃都绝不会混得比在孙权手下差半分。
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曹操手下能吃得开?把周瑜放到刘备手下能干得好?把司马懿送给孙权能保全家身?
鲁肃,是真正的国器。
小时候崇拜诸葛亮,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偶像。
长大了佩服曹操,胸襟气量不凡,遇大事能英明决断,诗词歌赋真伟人。
进入社会才知道刘备厉害,逆境生存,夹缝求生不容易
张辽。白马坡之围,关羽护着刘备的二位夫人,无处可去。是张辽说服曹操收留关羽,二位夫人也有了安身之地。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挡道,欲与曹操决一死战,怎么办?又是张辽力谏,凭着曹操旧日与关羽的恩德,说服关羽义释曹操。张辽情商最高,又有勇有谋,还能看出对方心理,实乃全才也!
《三国演义》里,司马懿的情商之高,无人可比。
第一、曹操在世时,郭嘉曾遗言交代曹操要防备司马懿,曹操也料想司马懿日后必反。可司马懿却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知道郭嘉是曹操手下第一军师,而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正是这样超强的组合,却未能动司马懿一根毫毛。因为聪明的司马懿知道自己的处境,于是隐忍低调,更加卖力工作,打消了曹操的疑虑。这情商真是没得说。
第二、战场上诸葛亮对战司马懿,从来没占到什么便宜。当年诸葛亮北伐,屡受司马懿阻击,诸葛亮被司马懿拖得半死,无奈之下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服,想刺激他出战。实话说,诸葛亮已经黔驴技穷,这算是什么计谋呢?相反,高情商的司马懿哈哈一笑,给诸葛亮写了封感谢信,并通过问询,得知诸葛亮睡眠少饭量小,将不久于人世矣。
第三、曹睿即位后,曹真任大司马,权倾朝野,排挤司马懿。司马懿以静制动,并借诸葛亮之手除掉曹真。后曹爽掌权,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反扑成功。最终三国尽归司马懿,司马懿成了最大赢家。
三国风云,卧虎藏龙;谋士辈出,尔虞我诈。但要论情商之高,我只服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谁的情商最高?各抒己见,有的说刘备,也有的说诸葛亮,曹操,也有说郭嘉,或者贾诩,总之各有所长,各有利弊,在历史中一般以胜者为王的准则,谁厉害谁赢谁的情商最高。
情商,不知道你指的是男女关系的情商,还是智慧超群的情商,如果是情感方法的是刘备最厉害😊。能说会道,会笼络人心,会演戏,桃园三结义,能使万人敌关羽,张飞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卖命,白手起家,聪明才智。刘备的情商的确高,娶了几个老婆,为了情,投其所好,娶了如花似玉,年轻貌美的孙尚香,老夫少妻,情意绵绵,天天开心快乐舞刀弄剑,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乐不思返,忘掉入生入的兄弟。刘备在进西川之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娶了吴懿的妹妹当媳妇。刘备还说了一名言,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可见他的情商如此厉害😊。
如果情商指的是智商方面,司马懿最厉害,他是三国演义中的赢家。
清朝图里琛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图里琛是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贴身近侍,更是在雍正时期执掌秘密机构粘杆处,被皇帝视为心腹,屡加重用。比如查山西案、撤换十四爷的近侍、江南保护弘历这样具有重大干系的差事都被雍正派给了图里琛。图里琛身居关键地位,自然少不了各方势力的拉拢,但是图里琛用他的行动展现了这位憨态可掬的汉子其实情商非常高。
佟国维作为政坛老手,他看东西肯定非常准的!佟国维觉得,皇帝是名正言顺的君主,听话办差肯定错不了!而假如有人反叛皇帝,抛除这个人是否能够成功,即便能成功了那么出于安抚人心的目的,他对于先帝旧臣也会以拉拢为主,只要先前没有得罪他一般不会有恶结果,这就先保证了结局不会太坏!
但是图里堔就不同了,作为两朝元老,他相当聪明!他深深尝到了忠心皇帝的甜头。他跟着康熙开始办差,虽无大功却也无过,但是却一直往上爬,因为排在他之前的那些大功臣一个个因为犯事被拿下,伴君如伴虎的情况下,不退便是进。一直到了雍正朝,图里堔已经是政坛老手了,相当的鬼!
按照真实的历史,图里琛在1723年,也就是雍正元年的时候,已经是个五十六岁的瘦弱老头子了,因为图里琛是1667年出生的,雍正当皇帝之前,他的职务先后是内阁撰文中书舍人、中书科掌印中书舍人、内阁侍读、礼部牛羊群事务总管,还当过外交官,出使过土尔扈特——可能土尔扈特东归也有图里琛一些功劳。图里琛另一个更大的贡献,就是写了一本书,叫做《异域录》,类似唐僧《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乌拉尔山的地理和风情﹐可以做打仗时候的向导。
十三爷对张五哥有救命之恩,但是在张五哥和康熙雪中漫步的时候,康熙问他谁适合当太子,张五哥没有表态,但是说了十三爷不合适。但是他又尽全力去帮助十三爷恢复自由。相对于图里琛,他也是十三爷带出来的兵,所以对十三爷有知遇之恩,但是涉及其他的政事,又表现得极其克制。
九子夺嫡期间,满朝文武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生怕站错了队。聪明者如佟国维,知道同时烧着冷灶和热灶。图里琛身居高位,自然被各方势力拉拢,让其做出表态,图里琛从不私下与阿哥们有所往来,连与夺嫡有关的事情也躲得一干二净。因为只有这样,新主子才会继续重用这个“傻傻”的图里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中谁的情商高一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中谁的情商高一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