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外国书籍中的中国历史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外国书籍中的中国历史书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谁能推荐一本比较完整的中国史著作

这里我推荐吕思勉先生的一本通史《白话本国史》。

下面说说推荐理由。

一、《白话本国史》的时间线覆盖基本完整。这个不多说了,通史嘛,否则就不是通史了。

二、能学到史学大家对历史的治学方法。

这里需要多说一些,是重点。

首先,现代人研究历史,一定要结合现代的方法进行研究。

比如《资治通鉴》中历代史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议,就是史家从当时的视野出发,重新看待具体的历史细节。如果不能结合时代去研究,那么历史对我们的意义,可能就只剩下一堆历史故事了。

在这一点上,吕思勉先生在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的历史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包含两方面,一要有科学的眼光,二要懂得考据。《白话本国史》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写成的。

我们通过几个例子看看书中是怎样用科学眼光看历史的。

外国书籍中的中国历史书有哪些 - 华夏历史

一是用科学眼光对史料记载进行质疑,推翻常见的史家结论。比如:

质疑儒学的源头,他认为儒学“只是孔子所创造,并没有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的圣人。”他认为世界是进化的,后世总比古人好。“譬如政体,断没有后世是专制,古时候反有所谓禅让之理。”他质疑汉武帝的所谓武功,认为汉武帝其实很一般,不值得崇拜。“文景以前70年的积蓄,到此扫地以尽,而且把社会上的经济,弄得扰乱异常。”“以武帝时中国的国力,假使真得一个英明的君主,还不知道扩充到什么地步呢。”

我自己也常感慨,有时候必须用质疑的眼光看待史书史料,否则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比如,一般只有皇帝的行止有史官记录,但史书中经常出现那种两人在密室中谈话的内容,史书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一定是有始作俑者道听途说附会,写史的人以讹传讹加上适度发挥就当成了真事。

第二,用今天科学眼光和常识对史料记载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真实的历史情况。“把不关于历史之学的析出,以待专家的研究(如天文、律、历);把所存的材料,用种种科学的眼光去研究他,以便说明社会进化的现象(如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研究食货一类的史实,就可知道社会的生活状况,知道社会物质方面,而物质方面就是社会进化的一种原因。)”

比如,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除了运用史料之外,还综合运用了天文、地理、考古、物理、化学等综合手段,把公元前848年之前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基本确定了。

用科学眼光和常识推翻常见历史结论,吕先生在书中也有几个例子。

他认为儒学独受君主的尊崇,其原因在意因袭,顺其自然地继承下来了,而不是所谓的便于愚民。“儒家之学,在社会上势力已成,做君主的人,自然也不去动他。况且君主也是社会里的一个人,他的思想也未必能跳出社会外。”他认为战国时,接近异族的都强,处于中国腹地的都弱。“接近异族,因竞争磨砺而强,固然是一个道理;还有,接近异族,则地方荒漠,而拓土易广。”他认为郭子仪李光弼,其实是很无能的带兵将领。“进取西京长安的时候,官军总数是15万,回纥兵不过4千。然而为什么一定要有了回纥的兵,才能收复两京?” “围相州一役,没有了外族兵,就以六十万的大军,而被杀得大败亏输。因为这时史思明的兵只有3万。” “相持几年,毕竟又靠回纥的力,才把史朝义打平。这种军队,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注重考据,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

吕先生提出“懂得汉学家的考据方法。一切书都要读,一切材料都可以用。” “参考外国的书。”。这方面举一个例子,比如,吕先生自己考证“(汉代)葱岭以西,是白种人的根据地。白种有名的古国,要推波斯。后来为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死后,部将塞琉古(seleucus)据叙利亚之地自立,是为条支。后来其东方有分裂为帕提亚(parthia)、巴克特利亚(bactlia)两国,便是安息和大夏。大夏之东,也是希腊人所分布之地。西域人呼为lonian,就是yavanas的转音,即大宛。大宛之北是康居。这些都是雅利安族。”

三,该书以贵族下沉、平民崛起为主线,基本贯穿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历史。

平民崛起的第一个时机,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分封制被新兴的生产力革新破坏,地主阶级起来了,传统贵族阶级逐渐开始衰落。

吕先生举了苏秦的例子,“当时讲求学问的人,渐渐以利禄为动机。所以苏秦说: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平民崛起最成功的案例是刘邦建汉。“豪杰亡秦,要算中国平民革命第一次成功。以前汤放桀、武王伐纣,秦灭周,都是以诸侯革天子的命。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以大夫革诸侯的命。” “汉高祖用了这一班人,却居然能成功。项王“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分明带有贵族性质,就到底败亡。.........实在就是社会组织的变迁。”

除了时间以外,主线贯穿的方式,以一种内在推动因素把历史串联起来,这个方法值得学习。

《白话本国史》的不足:

说完了《白话本国史》的特点,再说说我所认为该书的不足。

作者对历史的分析,有很多地方还是以人性分析为主导,以人性变劣质来解释社会的变迁,这还是没有走出古代史家的巢窠。比如,吕先生认为社会制度崩坏的原因,是贵族从地位优厚到骄奢淫逸、腐败,贵族之间贪得无厌互相侵害,导致一些贵族被变为平民。他没看到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

作者一些比较随意的结论出现在书里,缺乏说服力;宿命论思想也出现了。比如“秦朝所以灭亡,由于奢侈和暴虐。” 比如,军人内讧导致中国受害几百年。“(辽金元)共430年,这时代,中国所以辗转受累,始终不能强盛,也都是直接间接受军人的害。”

比如,宿命论思想作祟。“外戚是一种特殊阶级。凡是一种特殊阶级,不到他应当灭亡的时候,无论他怎样作恶,人家总是只怪阶级里的人,并不怪阶级本身,这是社会的觉悟,有一定的限度,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小结:

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有其自身特点,虽然叙述详略不一,但很能体现吕思勉先生的卓越史识,其思路和一些结论给人以启发;作者提供的较丰富的考据材料也可以作为参考。虽然有其小小的不足,但《白话本国史》仍然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中国史著作。

读者可以把《白话本国史》作为总纲,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研究相关的断代史。(完)

我个人推荐蔡东藩先生的巨著《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此书成书于民国年间,蔡东藩先生耗时十几年完成了这部著作,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部著作读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采用了章回体演义小说的形式来讲解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风格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四大名著系列。对于刚刚入门历史的小白来说,此书既没有正史的生涩难懂和枯燥,也没有野史的荒诞不经,其采用的史料都是经过蔡东藩先生详细考证,最后才写入书中,读起来也不生涩难懂,就如同看古典小说一般,使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不枯燥。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非常喜欢读史书,当年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蔡东藩的这套历史著作就是毛主席的枕边书,可见此书的魅力。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可读性强,且优秀的历史书有哪些推荐

首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而且可以告诉大家这书你会忍不住看很多遍,大家可以看到朱元璋打天下的艰辛做帝王后的残忍、朱棣奉天靖难的绝望,三征蒙古的执着、还有于谦势单力孤向死而生的那场决定大明朝国运的北京城保卫战、孙承宗苦心孤诣构造的那条让努尔哈赤穷其一生都没有功破的关宁防线、袁崇焕临死前所做的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还有崇祯帝带着无尽的绝望与不甘心吊死在煤山。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画卷,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1.中华上下五千五年文明史,历朝各代们十分注重历史的记载与修订,史书名著浩如烟海,灿若群星!每一本史书典籍都是古人智慧的彰显和那个时代生动的缩影,下面介几部!。

1.史记(作为中国人必须读的一本书)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2.《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截然不同的,不能混淆,《三国志》史书典籍,高度真实,可靠,二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现在的中国。而在此期间,更是发生过许多许多的重大事件,被流传至今,为中国的历史平添了一份色彩!

如果积淀较好的可以读原著,否则读通俗版

对于想要学习中国历史的读者来说,下面这几本书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1、《上下五千年》从黄帝至今,众多历史事例,人物都有详细记载。对于里边的文章,对于读者来说也是更多的回忆和深思。严格按照时间线的顺序来记载,对于历史初学者是个不错的选择。

2、《史记》《史记》则注重于人物的介绍,会对各个朝代的一些代表性人物进行介绍,并且附送上该人物的思想及评论,对于学习历史人物有很大的帮助。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中国近代史》次书主要记载中国近代所发生的事,讲述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现如今的发现中国特别社会主义。虽说只记载了中国近代的事,但对于当时历史的呈现也是十分全面和具体的,会使读者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有所变化。

4、《资治通鉴》

此书出自司马光之手,属于编年体史书,同样也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记载了各个时期的君主事宜,多以政治,军事,名族关系为主,讲述了国家的兴衰,民族的灭亡,以此来警示后人。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直学习,而不是止步于课本,更多的历史读物正在等待大家去了解!


以下是推荐的历史书籍

春秋 战国 左转

二十四部正史:《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以上这些,历史书籍都是具有,可读性,而且都是正史,有参考价值

望采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国书籍中的中国历史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国书籍中的中国历史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外国书籍中的中国历史书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