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上见钱眼开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上见钱眼开的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莫名其妙离奇的失踪了
这个周昆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湖南平江人,参加了秋收起义,跟着主席一起上的井冈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就属于持有原始股的老股东。之后,周昆的职务一路晋升,先后担任过红三十四师师长、十一师师长、红四军军长、一军团第十师师长、第三师师长。此外,还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到长征前,红军队伍扩大之后,新编成了两个军团,也就是八军团和九军团,就军团军长罗炳辉,八军团军团长就是周昆。
他这时候的这个级别有多高呢?这时候的粟裕还是师级干部,参加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时候,才出任红七军团的参谋长,而这时候的陈赓还只是红军干部团团长,罗瑞卿在一军团担任参谋长,黄克诚长征时期在三军团当师长,罗荣桓在一军团当政治部主任。而这时候的杨得志、杨成武等人,都还只是团长,在抗战开始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一方面军被改编为115师,下辖两个旅,师长众所周知,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参谋长就是周昆。
资格又老,职务又高,而且长期担任军事主官,虽然没上过军校,但是却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又能出任115师参谋长,可见周昆的军事能力是不差的,起码是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认可。尤其是红军大学校长,这个职务可是很不一般,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有过正轨军校训练的人担任,周昆并没有上过军校,却能担任这样的要职,说明他的军事水平要超过当时许多同级别的干部。
这样一位久经考验的老革命、老同志,而且是高级干部,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经历了井冈山时期、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初到陕北时期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岁月,都活下来了,而且也熬过来了,见过多少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那是真正的百战余生,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但就是这样一位老革命、老红军、高级干部,却在抗战开始后,条件已经有所改善的时候,仅仅为了三万元,就携款潜逃了,说出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他却真的就这么干了。
关于周昆携款潜逃,一直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解释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周昆曾经走位115师参谋长到武汉参加过国民政府组织的参谋长会议,他在会上见到国军其它部队的参谋长都有小汽车,收入也高,生活条件优越,而他却感觉自己很寒碜,所以有些怨言。他还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给了他三万元,让他带回来犒劳八路军,以感谢八路军保卫他的山西老家。在会议结束后回到八路军总部时,周昆还曾在彭总面前抱怨过这个情况,当即遭到朱老总、彭总等八路军总部首长的严厉斥责。
不过,这个解释似乎稍显勉强。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各级干部和国军的各级将领都有所接触,也不免有人出现过这样那样的思想波动,尤其是曾经的黄埔学生,虽然在红军时期和他们的同学都是对手,但是现在抗日时期见了面,都很热络,更容易出现这种攀比心理。更不用说贺老总这种参加革命前就已经担任过军长职务的人,连肖劲光、李富春在北伐时期都挂过国军中将军衔,但他们却都没有贪恋荣华富贵,而是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何以周昆就突然见钱眼开,携款潜逃了呢?
无论这个解释是否靠谱、可信,周昆这样一位参加革命多年,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老革命、八路军的高级干部,确实就此脱离了革命队伍,再未在历史上出现过。对于他的下落,一般的说法也都是他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度过了一生。而他虽然携款潜逃,但是因为并没有投降国军,也没有投降日寇,所以并不是叛逃,只能算是一个逃兵。所以,后来也并未追究过责任,当时又兵荒马乱,没有查找过他的下落。如果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尚在人间,看到那些曾经的战友都成了元帅、大将、上将,他又该作何感想呢?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一次科考活动中突然失踪,经中央批准,全国出动了部队和飞机进行大规模的搜救,这样规模的搜救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1980年6月18日凌晨两点,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的电报传到了国务院和中央领导手中。
彭加木:
1980年6月,彭加木带领中国考察队第一次组队穿越罗布泊,但是考察任务是在罗布泊寻找一些特殊的矿产资源,这一任务没有完成,彭加木决定再次返回罗布泊重新考察。
考察队携带了七天的水食物和补给,到了第六天,汽油已经所剩无几,饮用水也不多了。队员们提出向基地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一份电报:
“我们已到达库木库都克以西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现在的水只能维持到明天”。
电报已经发出去后,彭加木提出自己出去找水。他说附近应该有水源,可是大家认为独自找水很危险,都不同意他去。
而且这时他们已经收到了回电,回电说得很清楚:
“明日送水过来,不要动,原地待命”。
这时大家才发现彭加木不见了,只找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是彭加木的笔迹:
“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6月17日10点30分”。
大家觉得这事不大对劲,队员们立刻出动去寻找彭加木。 队员们很快发现了地上的脚印,顺着脚印的方向应该很快就能追上彭加木。
可是走了不远,脚印消失了。队员们只得无功而返。 第二天飞机送来了水,大家商量后决定由副队长王文贤先带人继续寻找彭加木。
王文贤在一个小沙丘上,发现了一个人坐过的痕迹,旁边的芦苇丛里也发现了两个半张的糖纸。可是找了一整天,也不见彭加木的踪影。
发现纸张:
他们把彭加木失踪的消息逐级上报,很快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派出部队和飞机进行大规模搜救。
解放军在接到命令后,动用数十辆军车和一百多名战士在失踪地点附近进行地毯式搜索,搜寻了近10天的,依然没有彭加木的任何消息。
按照常理,这么多天过去了,彭加木生还的可能性已经极低了,搜寻工作只能以失败告终。
由于彭加木的重要性,从7月6日开始,再次组织了大规模的搜寻。
这一次搜寻范围比上一次的扩大了很多,上海市公安局还特地调来了六条训练有素的警犬和 48辆汽车参加搜救。
8月11日在一个叫杨把库都克的地方发现了人的脚印。8月14日在一处芦苇丛中发现了疑似人经过的痕迹,但无法断定是不是彭加木留下来的。
1980年香港报纸刊登了 “彭加木现已逃亡美国”的消息,美国、日本、台湾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彭加木失踪的消息传遍了世界。
为了彻底平息各种谣言,中国决定第三次组织搜救队寻找彭加木。
11月10日搜救队进入罗布泊,寻找地区以彭加木失踪前的宿营地——库木库都克和脚印消失处为中心,沿疏勒河故道,西起吐牙以西6公里,东到科什库都克,南北宽10~20公里,总共寻找面积为1011平方公里,直接参加这次寻找的有1029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寻找近1平方公里。
然而经过41天的寻找,没有找到彭加木的任何消息。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10月宣布彭加木牺牲,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彭加木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找不着他的踪迹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传言也纷纷流传起来。 有人说彭加木找到了一个基本保持完整的工程设施,设施里有大量设备,大部分都失效了,个别设备的功能被甄别出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双鱼玉佩。
围绕“双鱼玉佩”又产生了很多谣传,后来都被一一辟谣。
现在经过分析,比较一致的看法是,6月17日彭加木离开营地不久,在脚印消失的附近就倒下了,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彭加木在罗布泊倒下了,第二天刚好刮起了沙尘暴,彭加木极有可能是被移动的流沙掩埋了。
或者他在风暴开始时躲在雅丹地貌遗迹处,但遗迹坍塌了,彭加木被黄沙掩埋。
彭加木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科学家,也许我们永远找不到他了,便他的精神必将伴随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的科学事献身,为民族的强大献身。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冯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见钱眼开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见钱眼开的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