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一至六年级历史人物手抄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一至六年级历史人物手抄报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只好家长代劳了,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老师和家长都可能有错,但是只要正确对待,坏事也可能变好事。

对于手抄报的作业,很多家长的反应是:“孩子这么小,怎么可能会做,这纯粹是给家长布置的作业”。有这种想法,是家长的错。

老师如果对手抄报的要求过高,超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能力范围,这属于老师的错。

手抄报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它能帮助孩子学会什么?

百度百科对手抄报的释义是这样的: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

注意关键字:第二课堂,可塑性和自由性。

一至六年级历史人物手抄报 - 华夏历史


可以说,手抄报是课堂学习之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做一期手抄报,其大致的过程会是:选材、立意、组稿、排版、书写、绘画、涂色等多个过程,是一个大脑、双手、眼睛,协调并用的综合、复杂的过程。这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有的孩子在小学才第1次接触手抄报,但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做了,刚开始,我们也认为,孩子根本做不了,都是布置给家长的。但实际上在做的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成长。

后来我们孩子很喜欢画画,我觉得就很有可能,和从幼儿园开始就做手抄报有关系。

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引导,而不是替代。

做手抄报的过程中,注意对孩子的引导和辅助,但绝不是完全代替孩子去做,否则的话,家长累,孩子也得不到任何锻炼。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点拨,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找材料、动手,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这就能逐渐培养出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孩子。

小孩子画的画儿,写的字,肯定和大人的标准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以小孩子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很奇特,很有意思。

不能拿我们大人的审美观去要求孩子。如果家长拿着网上绘画精美的手抄报模板,去对照孩子的作品,这对孩子,尤其是刚接触手抄报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家长们应该允许孩子自己自由发挥,不要要求的太高,给的束缚太多。

老师们应该注意什么?

老师们应该精挑细选,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手抄报主题,这样一方面能发挥出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也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老师们切忌对学生要求过高。

如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当前年龄段的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心里有数的。

对学生们提出超过当前年龄段儿的要求,最终手抄报、手工作品,就会演变成家长代替做,甚至是直接从网上买成品,不仅让手抄报作业变得毫无意义,还会让家长学生怨声载道,这就得不偿失了。

结束语

孩子的手抄报作业也好,手工作业也好,都是对孩子综合能力的一个锻炼,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

如果觉得作业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也可以适当给予帮助,或和老师沟通,适当降低要求。

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负担就不再是负担,反而是机会了。

小学生都没有见过手抄报,老师会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吗?结果是家长代劳了。在这个问题情境里,老师没有错,家长也没有错,而是学生的错。

先审题再回答,是我们对学生的一再要求。所以,我们也来先审题主提的问题后再详细回答。

第一、“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这可能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了。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识字量少,书写速度慢,因此不适合做手抄报。不适合做,老师就没有讲过,因此,他们没有见过手抄报就属于正常现象了。

第二、“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老师讲了,学生没听懂,或者说没听清楚,就做不来,怕家长批评,于是就赖给老师,说老师没讲,自己做不来。到学校了不交作业,在老师那里又怕挨批评,所以给家长说,是老师叫家长做的,必须交。

二是这老师确实没有讲过手抄报怎么做的方法,也没有给学生展示过什么是手抄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盲目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说看别的老师在做就跟风。但是,这样的可能有吗?作为老师的我,是否定这一点的。所以我就去掉了这一点,下文就只谈第一点。

第三、“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这是一个选择问,很容易落入二选一的圈套,从中选择一个作为答案。其实,根据以上的分析,老师也没有错,家长也没有错,而是学生错了。

学生错在没认真听,或者接受能力差,还两头撒谎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家长第一时间要与老师联系,问清楚这项作业的要求。如果真有这项作业,是自己的孩子没听懂或者说做不来,那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注意的不在于这项手抄报的作业不会做,而在于去分析去了解孩子听不懂、做不来的真正原因。找到孩子非智力因素没正常发挥比帮助完成一次作业更重要。

第二、找到孩子不能完成这项手抄报作业的原因后,家长当然要帮一帮了。

如果真是孩子不会做,家长的帮助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带来的心理伤害。

如果孩子是由于态度不端正,上课没认真或者说畏难而退造成的不会做,家长在帮孩子的过程中,正是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的好机会。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实事求是”永远是真理。摸清情况后再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味地责备老师或者说责备家长,都是走极端的过激行为,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是处。

说到手抄报,我就一肚子火,完全是布置给家长做的。孩子自己做的过不了关,又要重新做,做到能过关为止。每个孩子的特长不一样,有画得不好的,这怎么办?只有花钱在外面请人做,只是为了过关,这不是教孩子作弊吗?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语、数、外都有,而且越做越大。这个学期四年级,学校要求做了一张半个黑板那么大的手抄报,真是把一家人整惨了。说是后面4个学期除了做手抄报,还要写论文,我真想骂人,写论文是什么概念?连写论文的结构、要点等都没教,发下题目来就喊写,校长、老师你写一个给我看看。这又是家长的作业。请现在所谓的“砖家”,你们不要再拔苗助长了,孩子的发育是分阶段性的,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现在的教育全部都在超前学,助长了补课这个产业,搞得孩子厌学,搞得家长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这就是中国式教育。

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家长代劳,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老师没有错,家长没有错,请恕我直言,这个提问有问题。题主的意思,是否有学习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和家长没有关系?

所以当老师布置手抄报作业,孩子不会,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作业当中来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烦,占用了自己的时间?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强调父母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学校会有各种作业必须是孩子和父母一起来完成的。这些年,我参与过孩子的很多作业。比如说去寻找蜗牛,用西红柿、土豆发电、做中式盘扣、利用废旧用品做鞋刷子、做像框、做花盆等等手工作业。当然,手抄报是经常要做的作业。

在孩子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是陪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陪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孩子做一些手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是引导孩子爱上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如果孩子全都会,不需要家长教了,孩子又怎么会理你?老师有教育孩子文化知识的责任,但是父母才是孩子终生的班主任,想让孩子爱上学习,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首先、正确认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孩子是自己的,教育是最讲究时机的,在孩子可塑性最强的年纪,父母应该要意识到,如何紧紧抓住这段时机,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

第二、是要有耐心。孩子不会做手抄报,只是暂时的。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让孩子慢慢来。做得不好没关系,只要认真完成就好了。

第三、不要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就像一块空白的海绵一样,他要吸收你给他的耐心和爱心,还有梦想。这个时候,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东西,以后孩子的学习你才会更省心省力。

这样的时间只不过短短几年,最长到小学三年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会逐年减弱,所以珍惜这段时光吧。你耐心陪伴孩子的这些时光,最后都会成为你和孩子之间最温情的记忆,成为亲子关系的纽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程俊,教育领域创作者。分享养育孩子的快乐与烦恼,谢谢大家的关注留言与转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至六年级历史人物手抄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至六年级历史人物手抄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一至六年级历史人物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