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名人小故事及主要内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名人小故事及主要内容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说说历史中有哪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暖心的小故事让你热泪盈眶
说到历史上让我感动的小人物,小故事,第一个让我钦佩的,就是齐国那三个铁骨铮铮的不知名的史官。
春秋时,有个有名的昏君齐庄公,因给大臣崔杼戴了绿帽子,还公开污辱崔杼,把崔杼帽子随意赐给别人。崔杼实在忍无可忍,就设计杀掉齐庄公,随即立景公为帝,自立为相,操揽大权。
但是呢,他生怕史官将弑君之罪如实记载,给他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召来太史伯,命令他写庄公患病而亡。然而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结果被杀。
按当时惯例,史官乃世袭。随后又召来其二弟,剑指尸体,以死威胁。二弟毫不畏惧,摊开竹简,写下:“ 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
崔杼大怒,杀之,令太史伯之三弟再记。
三弟死而不畏,言:秉笔直书,乃史家之天职,与其失职,不如赴死。言罢,照直而书。崔杼仰天长叹,慑于其兄弟铁骨铮铮,只好令其退下。
三弟出门的时候,碰到齐国另一个史官南史氏,问他:“你怎么来了?”南史氏回答:“听说史官接连被杀,唯恐被篡改历史,就赶紧过来了。”
由此,史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及《左传》中才留下:“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庄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弑齐庄公光于其府……”
这段史实当时读到的时候,真的是汗毛倒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亲兄弟接连被杀,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是如何大的勇气才能做到的秉笔直书啊。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文人,有了这些秉笔直书的史家,才能把我国几千年辉煌记载下来。
这,正是我喜欢历史的原因。
齐桓公的一位侍妾,她的忠贞赤诚之心令人感动不已!
齐桓公晚年,昏庸愚昧,重用奸臣,导致他病倒之后不但得不到医治,还被关起来不让任何人探望,最后连吃饭的权利都失去了。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这位侍妾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爬墙进来看望他,虽然对于救治他无能为力,却甘愿与齐桓公同生共死,蝼蚁尚且偷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可以让她甘愿赴死呢?
齐桓公作为霸主之一,曾经妻妾成群,儿女满堂,一言九鼎,晚年却如此凄凉,被饿死在榻上,依然有一个人为他送终,陪同他入地府,幸或不幸只在一念之间!
有人说,李莲英很坏,太监没一个好人!特别是爬到高位的权监,都是靠陷害忠良上位的,这个观点于别人我基本认同,但于李莲英我是否定的。因为一是李莲英算不上权监,他无非是几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地伺候慈禧,得到了老佛爷的赏识,给了个总管位子罢了。当然他也利用慈禧对他的信任捞了许多银子,但与历史上的那些权监比,他啥也不是。二是李莲英特会做人,事上以忠,待下以宽,谨言慎行,低调示弱。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光绪一行西逃,一路上风餐露宿,吃尽苦头。一些下人,都知道光绪沒实权,老佛爷不待见他,加上一路上条件差,缺吃少穿的。李莲英一日,看见光绪睡得床铺很硬,几乎没有铺盖,窗户纸也破了,皇帝冷得缩成一团,无法睡觉,李莲英看到后,伤心地哭了,赶忙把自己的铺盖拿来送给光绪用。看见光绪没吃的,他就会把自己的吃的,送给光绪,而且时常瞒着慈禧。
回京后,光绪常给别人说,要不是李谙达,我早就活不到今天!可以李莲英为人还是比较厚到的,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样。
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关于偷东西的精彩故事
最经典的笑话故事
黑格偷九龙杯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破冰之旅”访华,随行人员有国务卿基辛格、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黑格将军等。
他们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热情款待,在宴席间,黑格对面前的九龙杯看傻了眼,据说空杯倒满酒后,杯中会有九龙游动的身影。黑格爱不释手,居然将九龙杯偷偷放入自己的公文包中。
九龙杯是国宝,决不允许被盗走。必须让黑格交出来,但又不能太失他的脸面。该怎么办?周总理说;“我们可不以安排黑格将军观看魔术表演”。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欢迎宴会结束,美国客人被邀请到首都工人体育馆观看文艺表演,节目精彩纷呈,客人喜笑颜开。
最精彩的魔术节目登场,魔术师拿出(仿制)九龙杯,绕场一周让观众开眼界,(惊的黑格下意识按按公文包,哦,九龙杯还在里面)。魔术师突然撒手,九龙杯不翼而飞、不见了踪影。它去了哪里?魔术师让观众猜,显然猜不出?
这时,魔术师高声解密 ;“九龙杯在尊贵的黑格将军公文包中”!在众目睽睽下,黑格将军只得假装一头雾水不可思议?乖乖的将九龙杯交了出来。
这个故事显然属于虚构,但当时在民间津津乐道广为流传。兴趣点不在于讥讽美国人的贪婪,而在于颂杨中国人的智慧和对美国客人的宽容。
历史最著名的关于偷东西的故事,那就不得不提鸡鸣狗盗的故事了。
战国时期有个人叫做田文,这个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孟尝君很多人肯定如雷贯耳,他跟其他几个人被合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孟尝君的爷爷是齐国的国君,他虽然没能继承到国君的位子,但是在齐国的地位也非同一般,家业非常的庞大。因为钱多的花不完,他就有了一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养门客。
所谓的养门客,说白了就是养闲人。不管三教九流,不管有没有才能,更不管是好人还是逃犯,只要去投靠他的通通都会得到收留,而且还好吃好喝的供着,每月给按时给他们发工资。
时间久了来投靠的人就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他家里有好几千个门客。这些人里肯定有混饭吃的,但是因为孟尝君待他们非常好,其中也不乏死心塌地把命都交给他的人。
有次齐国国君派孟尝君出使秦国,他去的时候带了很多门客一起。等到了秦国后,秦国的国君听说了孟尝君的名声,知道他是个人才,就强行把他留下让他在秦国做宰相,孟尝君没办法只好答应下来。
可是没几天秦国的官员们就向秦王上奏,说孟尝君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家业,肯定不会真心的留在秦国,让他做宰相他肯定背地里玩无间道替齐国办事。秦王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就听了手下的建议,就把孟尝君给囚禁了起来,并且准备找个借口把他给杀了算了。
孟尝君也知道情况紧急,不想办法小命可能就保不住了,就找到了秦王最宠的一个妃子,准备走夫人路线,让她吹吹枕头风帮自己。
妃子就提了个条件,说很喜欢孟尝君献给秦王的那件白狐皮裘,让孟尝君给她也弄一件来。孟尝君刚到秦国的时候确实送了秦王一件狐裘,而且是白狐的,问题是这东西非常稀有,只有一件。秦王看到了也非常喜欢,留着自己用了。让他再去弄一件,他还真弄不到。
这个时候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就站了出来,这人投靠孟尝君前是个小偷,偷东西的技术非常厉害。他表示没有他偷不到的东西,自告奋勇去把秦王的白狐裘再偷出来。孟尝君就让他去试试吧,没想到还真让他成功给偷到了。
秦王的妃子收到了狐裘非常高兴,直接答应了帮忙,秦王在妃子的软磨硬泡下还真的答应放了孟尝君。秦王也答应过两天开个欢送会,亲自送孟尝君走。可是孟尝君哪还敢再等两天,生怕夜长梦多,当天晚上就带着这帮门客开溜了。
一行人逃到了秦国的东大门函谷关,因为天还没亮,城门还没开,当时函谷关规定鸡叫以后才能开城门。孟尝君急的不得了,生怕后边会有追兵。这时候又一个门客登场表演,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就会玩B-BOX,口技非常了得。张口就开始表演鸡叫,别说这人叫的还真的非常像,跟真的鸡叫声一样,守门的亲兵以为是真的鸡叫,就把城门给打开了。
孟尝君就这么在一个小偷和一个口技表演艺术家的帮助下,保住了性命,成功的讨回了齐国,这就是史记上记载的著名的鸡鸣狗盗的故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名人小故事及主要内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名人小故事及主要内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