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春节的习俗是哪个朝代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春节的习俗是哪个朝代的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哪个朝代

我们为什么要在春节贴春联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典故。

据说五代之前,百姓们没有贴春联的说法,只有贴桃符。按照《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用以寄托百姓们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到了五代,贴桃符终于有了变化。当时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追求潮流,标新立异之人。

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那个除夕,他觉得每年都在门上贴桃符,年年如此,太过乏味,于是便突发奇想,命人喊来了大学士辛寅逊。

君孟昶告诉辛寅逊,说每年除夕都贴“神荼”、“郁垒”二神的桃符在门上,没有创意,今年想要换一换,准备写两句话在上面,来代替“神荼”、“郁垒”二神。

辛寅逊闻言后,点了点头,立即摊开笔墨,等待着君孟昶。

那到底写什么好呢?君孟昶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当时,朝廷以吕馀庆知成都,长春乃是太祖诞圣节名,如此看来这两句话十分吉庆,而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新年我们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辛寅逊闻言后,连声说好,于是大笔一挥,写下这两句话在桃符上,然后命人挂在门的左右两侧,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就这样诞生了。

以前桃符画上“神荼”、“郁垒”只是为了避邪驱灾,而现在换成了春联,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仅是避邪驱灾,而且还寄托了百姓们对生活的祈福和美好祝愿。

从此以后,民间也开始不再贴“神荼”、“郁垒”,慢慢改成了贴春联,到了宋朝,百姓贴的是春联,但是还把春联叫做“桃符”。所以王安石的诗中才会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了明朝,又有了新的变化。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准备过年,下令每家每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副春联,以示喜庆。

原本春联题都是写在红色的桃木板上,一来表示吉祥,二来用以辟邪,朱元璋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求百姓们将春联改写在红纸上。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簪云楼杂话》

从此以后,民间百姓便流传下了习俗,每逢春节过年之时,都要在门口贴上春联,用来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祈福和美好祝愿!如果今天还没有贴春联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后,赶快动起来,贴上春联,迎接新春!在此我向读者朋友们拜个早年,祝愿朋友们新春快乐,猪年吉祥!

对联起原于唐代,繁荣于明朝。跟朱元璋大力倡导和创作实践有极大关系,他对楹联的发展突出功绩是推动春联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他提出来的。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楹联就从春联的形式普及开来。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这样就形成了我国的一种风俗。明初春联用红纸写,原因有二:一,相传上古有一叫年的凶兽,在寒冬除夕出来为害吃人,此兽怕光,怕响,更怕红的颜色,旧时的桃符恰恰也是暗红色,所以用红纸是驱邪避害;其二,红色本身带有喜庆色彩,用于春联可增加新年的喜庆气份!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唐朝,这个习俗的来历源于一个民间神话传说。

在唐朝,渭河两岸有许多人靠捕鱼为生。由于捕鱼的人越来越多,河里的鱼资源逐渐减少,很多人捕不到鱼。只有一个老渔夫例外,他能捕到很多鱼。年轻后生++地向老渔夫求教捕鱼技巧,老渔夫如实相告:我没啥技巧,城里有个白衣秀才,占卜十分灵验,我经常找他占卜鱼讯,所以才比别人捕的鱼多。

巡河的鳖军师听到这话后报告龙王。龙王担心长此以往河里的水族会被捕光,于是决定设计除掉占卜算卦的白衣秀才。

一天,龙王扮作商人找秀才算卦:我要出门经商,不知近日天气可好。如果算的灵验,我加倍付钱,如果失灵,我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性命。秀才应允,告诉龙王:近日风和日丽,你出门无妨。

为了除掉秀才,龙王次日兴云施雨,随后找秀才算帐,并要取秀才性命。秀才厉声呵斥:你违犯天规,私自下雨,天庭定会索你性命。龙王震惊,知道遇到高人。他惊魂未定,急忙俯身赔罪,哀求秀才告知保命之法。秀才拗不过,无奈告诉龙王:当朝宰相魏征是人神官,我推算玉帝派他监斩,你可求当朝皇上设法稳住魏征,过了刑期,兴许能保住性命。

龙王拜谢,告知太宗实情,恳求帮助保命。太宗皇帝一口答应。

问斩当天,太宗借故找魏征对弈。期间,魏征伏案而眠。太宗怜惜魏征操劳国政,没忍心叫醒。熟料,天鼓大作,龙头落地。原来魏征梦中上天监斩了龙王。

夜间,龙王的魂魄闯宫,怪太宗不守信用,要太宗抵命。太宗受惊吓,让秦琼、尉迟恭保驾。慑于秦琼、尉迟恭的武功和威名,龙王的魂魄离开皇宫。

可是,只要秦琼、尉迟恭不在,龙王的魂魄再闹皇宫。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有大臣建议:用桃木雕刻秦琼、尉迟恭的人像,立于宫门,也能吓跑龙王。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哪个朝代 - 华夏历史

此法屡试不爽,官宦富人纷纷效仿,以此抵挡厉鬼入宅,保佑全家平安。可是普通百姓没钱雕刻桃木像,便在门上绘制张贴秦琼、尉迟恭的画像,以求镇宅驱邪。这就是门神爷的来历。

后来,劳动人民破除迷信,不信鬼神,把贴门神变成贴春联,以此寄托所想所思,展示美好寓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节的习俗是哪个朝代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节的习俗是哪个朝代的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 源于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