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友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友善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友善小故事三国
周瑜一个出生在世代官宦之家的人。在孙坚驻寿春的时候,周瑜听说孙策的名声,特地从庐江舒县造访孙策。孙策和周瑜同岁,独对周瑜友善,结为至交友好,从此交往甚密。初平元年,孙坚出兵讨董卓时,全家移居周瑜的家乡舒县。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互通有无。周瑜和孙策在舒县广交江南名士,树立声誉。初平二年,孙坚死。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的叔父周尚为丹杨太守,周瑜前去看望。正好孙策入历阳,要东渡,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高兴,说:“我得到你的帮助,我的事情好办了,真是太好了。”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当利,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兴平二年,逼走刘繇。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已经有了平山越的兵力财力粮食。你还是回去镇守丹杨吧。”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杨。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杨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袁术欲收罗周瑜为自己的部下。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建安三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孙策听说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给他。孙策对周瑜信任有加,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随军征讨。随从攻皖,打下了皖城。
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的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和欢乐了。”
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庐陵。周瑜镇守巴丘。
建安五年四月,孙策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前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
孙策与周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奠定了吴国在江东的基业,为吴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在赤壁大战后陷入对峙,曹操军队严重缺粮,刘备派遣诸葛亮亲自率兵前去送粮。面对敌军的严密围堵,诸葛亮决定采用假装投降的计策。他亲自出城,向曹操投降,并将粮食放在车中一同献上。
曹操接受了诸葛亮的投降,并没有怀疑粮食中的诡计,于是放行了诸葛亮。
诸葛亮成功地将粮食运送到了刘备军队,帮助刘备度过了难关。这个故事展现了友善之举在战争中的力量,三国时期也不乏这样的暖心小故事。
关于友善的名人故事
1、文臣蔺相如出使秦国,使得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他又机智勇敢的使赵王免受秦王的羞辱。于是赵王提拔蔺相如为右上卿,官位在武将廉颇之上。老将廉颇自认军功了得,总是不服气,扬言如果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难堪。蔺相如于是就称病不上朝,以免见到廉颇。外人都以为蔺相如是害怕廉颇,其实不然。蔺相如是为了赵国国家利益,认为将相不和会给秦国可乘之机。廉颇知道真相之后,主动负荆请罪,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之交,共同保卫赵国。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同僚。
2、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兴。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3、舜的母亲去世以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舜的父亲、继母、继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欢舜,时不时的挑刺、找茬,总想置他于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来,然后再出现,然后对待家人更加友善、谦恭、有礼。面对家人的百般刁难,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计小怨,更没有得理不饶人,化干戈为玉帛。正是因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让尧下定决心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友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友善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