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唐诗、宋词对中华文学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唐诗宋词的美妙是毋容置疑的,她对中国诗词歌赋的影响非常之大,在世界范围之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盛唐诗人辈出,独领风骚。这跟唐朝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只有国家强大了,老百姓生活富足了,知识分子才会去读书科举。
当然也有好多诗人不得志的,诗歌横溢,满腔热血都化在诗歌里了。
宋代的诗人已无法再去复制唐诗,更无法去超越,于是就产生了宋词,词的高级地方就是能谱曲,也为后来的元曲做好了铺垫。宋词的精美无与伦比,是宋朝独有的产物。宋代战事频繁,民众疾苦,很多词人保国无门,写下了经曲的词曲。
元代曲盛行,这是建立在宋词的基础之上的。
唐诗宋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是我们后代的诗人和学者学习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化的经典!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懂的话题不敢乱答,以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唐诗宋词还是有点兴趣。
首先,唐诗宋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学历史中两颗璀璨的明星,这一点刚才略看了各位的回答,都写的很详细很动情很入理,我就不重复了。相对唐诗来讲,我在长大后有段时间迷恋宋词,觉得宋词的长短句读起来更有韵味,总爱去寻找宋词作者背后的故事,无论是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还是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对他们的经历、志趣或婚恋,觉得比诗词本身更有趣,更能帮你理解词中深意。
其次,凡事总是在发展当中,文化也如此。余秋雨曾在他的书里说过“不太赞成那种所谓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因为每个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文化形式,该消亡的不必非要去抢救。(大意)”所以近年来写诗读词的人少了未必就要悲叹,其实诗词以另一种形式在保存下来,就是歌词。你看看很多流行歌,还有这几年红火的国风歌曲,包括周杰伦、刘珂矣等人唱的,歌词写的都跟不错,让孩子们多唱唱,总有益处。
再次,春节前读林语堂先生作品有句话:“唐诗无论怎样可爱,吾们还得从戏曲与小调中寻找最伟大的诗”。确实,你看《红楼梦》里好诗词有很多,还有几本著名戏曲《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等,里面也有很多诗词,以词牌/曲牌的形式在流传。记得有次参加昆曲曲会,老师叫我们几位曲友一口气唱牡丹亭和玉簪记里五首〈懒画眉〉曲子,同曲不同词,把诗词唱出来,真正的回味无穷。
谢邀。
如何看待唐诗、宋词对中华文学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影响中华文学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星。
题主副标题自己都说了,再看回答,一般都是给予了高度正面的评价。
这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深深地为中华文化的顶峰,文学++上的明珠——诗——感到骄傲和自豪。
别问我为什么只说诗,因为咱们只要不把思维局限在中学课本,稍微懂一点诗词史,就会知道诗词同源、诗词分流、诗词合流这些理论。诗、词、曲这些分门别类,其实都是诗在后世的不同演化。我们统称为“古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了,怎么认为,得看你站的角度如何。前人也曾经为诗词的分野、合流打破头,但那是因为他们处在唐诗宋词的进程之中,他们看不清楚是“只因身在此山中”。
其实诗歌,诗歌,诗的根本是歌词。词牌也是歌词,小曲也是歌词,长一点的就是戏词,现代诗也可以唱出来,现代歌词就更加不用讲。所以凡是有节奏感的,音律清朗的,押韵的文字作品,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诗”。
至于唐诗宋词,不过是体裁发展、题材选择、时代进步的不同而已。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都属于汉字文化作品。
那么汉字文字作品对中华文学影响大吗?
何止是大,它就是中华文学本身。任何一种文体都是用汉字表达,只要它有了节奏感、有了押韵、有了高低起伏,其实就是我们中国的诗。
中国的文史哲不分家,中国史就是文学史,文学史就是诗歌史。我们读到古人辉煌的作品,自然就会发现时代的映射,历史的足迹。
不读历史,难以理解诗歌史,不懂诗歌史,也难以理解诗人的作品。
所以诗歌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全面的,是对枯燥的历史记录最好的情感补充。我们有了史书,知道了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有了诗歌,就会还原当时的情境。二者相辅相成,让历史活生生地再现于我们面前。
影响世界文学
和很多朋友相反,我不认为中华诗歌对世界文学有什么影响。因为世界文学除了汉文化圈,还包括欧美文化圈,拉丁文化圈,非洲文化圈。
不能仅仅因为民族自豪感而说瞎话。中华诗词文化充其量也只是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这些汉文化圈的部分社会文化。实际上只要出了汉字文化圈,作为汉字精华的诗词就表现乏力。你诗写得再好,翻译出来就别成了别的味道。信、达、雅就算做到了,作为民族性的语言特色却丢失了。而这正是吟诵文体诗词的特殊魅力。
在英语霸权的情况下,要说中国现代人自己都搞不大清楚的格律诗影响了世界,是个不自量力的笑话。如果有那么一天,那也是汉字真正成为世界通行语言,作为汉字文学中高端的古诗文化才有可能被精通汉语的外国人注意、研究、学习并喜爱。
但就目前来讲,并不大现实。
中国本国的年轻人都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抛弃了唐诗宋词的表达,只是作为生活点缀和个人爱好来看待。就好像书法、汉服、按摩、针灸这些汉文化的东西,外国人可能看了觉得好,但是你要他来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这些事情能够成为他谋生、产生利润的工具——这也正是中国古文化在当代年轻人中逐渐衰落的原因。
这没什么丢脸的,就好像我们说英国的戏剧文化挺悠久,那么会不会在中国大规模地影响年轻人?你会说哪儿都演莎士比亚,可你不知道即使在英国,能看懂莎士比亚原稿件的人都已经凤毛麟角。中国学生在学校社团演话剧好像很流行,可是中国的话剧市场其实都要死了。没有市场,就算你是国之瑰宝,也就是被抛弃的命运,何况还是老外的瑰宝。
中国的古诗词对于欧美人来说,不就是这么一回事?甚至还不如,因为短小、精悍,不能成为话剧那种让众多人参与,磨练艺校学生演技的项目。
所以你要说唐诗宋词对世界文化有影响?
基本上属于自欺欺人。
即使是汉文化圈(日、韩、越)中,古诗的影响也不是我们今天打出来的,是大唐,是大宋。这两个朝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
这说明什么?文化普及是跟随着国力扩张的。
要想真的让老外都学会吟唐诗宋词?得让中国重新伟大起来,得让诗词文化首先在我们自己手上振兴起来,得让汉字成为世界通用第一的语言,得让老外觉得学习中国古文化可以找到工作、可以混饭吃、可以变得德高望重。
这也是我们今天一步步在走的过程。只是相对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因为汉字系统和英语系统的完全不兼容,必然是在靠后的进程。
到时候再聊中国诗词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就不仅仅是空谈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文化6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文化600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