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多少年历史
915年历史!
1287年,元朝在辽阳设置辽阳行中书省,统辖东北全境,从此将东北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公元前11世纪,箕子在辽西建立箕子侯国(即箕子朝鲜),为周王册封,表明中原与东北是有密切关系的。
东北发生过历史大事件
东北著名的历史事件有九一八事变,江桥之战,伪满洲国的建立,皇姑屯事件等等,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曰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脏嫁祸于中国军队。
东北最早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东北地区的范围相当于我国的寒温带和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冷湿的森林和草甸草原景观为主。东北地区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冷湿的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冬季寒冷,高纬度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它的相关位置也有明显作用。
它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所在的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本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
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东北季风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
本区是我国经度位置最偏东地区,并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其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从小笠原群岛(高压)发源,向西北伸展的一支东南季风,可以直奔东北。
东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从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代(21世纪);
东北文明起源100万年前吉林前郭王府遗址,而后4、50万年前的庙后山文化、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尚书·禹贡》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青州的辖区之内。
公元前11世纪,箕子在辽西建立箕子侯国(即箕子朝鲜),为周王册封。周朝典籍明确记载“肃慎吾北土也”表明中原与东北的关系即东北就是周朝的北土。
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破东胡,开辟辽东。
经过多个王朝的拉锯、斗争和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东北形态。
东北建立的朝代
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政权,传九帝,国祚二百一十年。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 。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
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 。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
1218年被蒙古所灭 。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 。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
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
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文化东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文化东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