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学习历史,阅读史书有什么作用

历史会重演,我们要从中获取经验,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好几次。就像有好多人都是经历过非典的,知道非典的厉害的,但是冠状肺炎来了,依然不当回事,瞎逛八遛的,这样不长记性的人,迟早会摔的很惨。

谢邀,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就好比现在读文科类不是为了“有用”一样,所以就有穷人读理科,富人读文科的说法,因为理科读了就是为了“有用”,毕业后能马上变现,而文科毕业后难以马上“变现”,

读历史也不是为了有用,因为确实没太大用,却又有很大用,取决于你是什么人。

如果你想创业做生意,如果你是公司管理层,如果你是当官的,读历史就太有用了,不读历史的人很容易跌倒。

如果你只是普通上班族,普通工人,小职员,那读历史确实没有太大作用,只能让你“明智”而已。

高祖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资治通鉴》,读了17遍,如果看他的执政能力,可以从史书中找到一样的玩法,

比如赵构让岳飞等三个武将到临安,然后明升暗降剥夺了他们的兵权,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你是公司高管、或者老板,也需要读历史,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管理书籍,里面有很多经典案例,特别是在识别人才、使用人才、驾驭人才方面。

如果你是空降领导,怎么管理好去的部门,而不至于被架空?

再比如,如果你读了历史,你就知道,创业成功了就必须杀功臣,必须集权,把跟你一起创业的人削权,

如果你读了历史,你就知道,自己身边人往往是最危险的,比较敌人外人你知道提防,身边人你很难想到提防他们。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一个人的经历比较很少,精力也很少,不可能什么都懂经历,但是读历史,看别人的经历,你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理科属于术的范畴,而历史属于道的范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懂得道理,再去做事,而不是等做事了,再去学习道理。

如果你只是普通人,也想安于现状,作为一个爱好,也是可以的。

只是现在很多所谓的读历史的,多是喜欢历史故事,喜欢看正史,这个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也学不到东西的。

现代人学习历史,阅读史书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历史意识或者历史本身,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与精神价值,知晓历史,敬畏历史,这是造就现代公民素养的必要前提。

历史资源有资治、垂范、借鉴、参考等社会功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对整个民族与国家来说,历史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环节;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学史可以陶冶人格情操,增强现代人的历史责任感,判别何为善、恶,美、丑,明辨何为公正、进步、正义,从中汲取力量,有所追求,有所扬弃,有所进取。我把它用“凝聚人心,益人心智,传承文明,资政资治,判断决疑”五句话、二十个字来概括。

二年级中国历史阅读卡 - 华夏历史

凝聚人心

所谓“凝聚人心”,是指历史的学习、研究,有利于凝聚民族意识加强文化认同,有利于广大民众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与强化。

清代学者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梁启超也曾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益人心智

益人心智是指增强历史意识、传播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整体智慧,也就是“读史使人明智”

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对历史事件、历史经验的反思,可以更好地塑造民族的文化品格,提高人文素养。不言而喻,在现代人的总体素养中,历史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它可以提高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更趋全面、理性、周密、慎重。

传承文明

传承文明是说历史典籍、历史知识是后人认识历史、传承文化、继承传统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载体。后两句话同样具有普适性,但更多的还是着眼于领导工作这个角度。

资政资治

资政资治说的是通过总结、把握历代治乱兴衰、是非功过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以史资政,能够为当下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就是前人所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判断决疑

就是在吸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做出判断,解决疑难问题。

凝聚人心,益人心智,传承文明,资政资治,判断决疑。五句话、二十个字就可以概括现代人学习历史,阅读史书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年级中国历史阅读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年级中国历史阅读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二年级中国历史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