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的历史
漳州历史悠久。相传远古时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从在市郊莲花池山发现的旧石器看,早在4至8万年之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开辟这块土地。
现全市已发现古文化遗址292处、古窑址22处,其中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4处(约5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汉时期文化遗址3处(约3500年至4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汉时期文化遗址1处,岩画30多处。漳州战国属越。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又于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建立了桂林、象郡、南海和闽中郡。今漳州地区梁山山脉以北属闽中郡,梁山山脉以南归南海郡。
1. 漳州有悠久的历史。
2. 漳州作为一个古老的港口城市,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曾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在唐宋时期,漳州曾是福建省的省会,是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
在明清时期,漳州成为了福建省的四大府之一,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漳州还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3. 和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如南靖土楼、华安土楼、漳州古城、南山寺、天福宫等,这些景点都是漳州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漳州旅游的重要资源。
你见过最震惊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我见过最令人震惊的民俗文化是湛江穿令箭,穿令箭就是穿腮帮子,用一,两斤重的铁针穿透腮帮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在乡村街道巡游,完事拔出铁针,没有洞口也不流血,神奇的不得了。
穿令,也称穿令箭,是雷州半岛做年历时举行的一种祭神活动,具有惊险、神秘、刺激色彩。以雷州市杨家村和旧县村最具代表性。
准备表演的前三天,要先把令箭磨好,清水洗干净,送到当地庙里面供奉,等到表演那天,表演者必须是男人,大人小孩都可以,事先要沐浴更衣,然后去庙里取出令箭,令箭有铁的也有银的,大多是流传了几百年东西,穿令箭者拿令箭从口中向外穿,感觉不到疼,一边一根,代表龙须的意思。穿好以后,两手扶好令箭,座轿上,有人专门抬着走,敲锣打鼓,挨村巡游差不多两三个钟表演结束,拔出令箭不会流血,也看不见伤口,表演者用庙里的香灰抹上后和我们正常人一样,没有一点伤疤,令人感觉特别神奇。
湛江穿令箭习俗,民俗学家定义为古代流传下来的傩俗或巫俗的结合,从令箭代表龙须的传说又包含了崇龙习俗和祭龙风俗。
我认为最震惊粗野的民俗文化是农村有些地方,当年“闹洞房”。当地讲究“新婚三天无老少”,新婚三天之内男女老少变着法的折腾“小两口”。如果没人闹洞房,反而显的主家人缘不好。说是三天,其实主要是新婚当天晚上,闹法也是五花八门。
称猪崽:几个壮汉把新娘捆起来,用杆称吊起新娘称重量。根据重量向新郎家人要礼金,不给就不放下新娘。
喜鹊飞:新郎新娘各有几人背后按住,強迫做各种亲昵动作,亲吻甚至下流动作。
叠人:故意把新娘推倒在炕上,然后又故意推倒几人压在新娘身上。
脱衣剝皮:脱新娘衣服,有的时候新娘只剩内衣。
还有很多闹法,甚至有人恶作剧。新婚当晚,闹到很長时间。也有的人家把新娘藏到亲友家里,新郎也躲起来。或者闹到实在不象话,長辈出来干涉,制止胡闹。“闹洞房”本来是传统文明习俗,当年有些地方,超过了文明底线,变成了令人震惊的粗野习俗。
八六年我参加两山轮战,部队驻扎在云南边境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见过堪称震惊的民俗。
一是阴历七月十五摸奶节,这天大姑娘小媳妇盛装出行,被摸的越多祝福越多,可以驱邪避鬼。他们相信当兵的阳气足,诚邀我们参加,被我们指导员一口拒绝。
二是当地土司的儿子可以娶两个老婆,我们经常看到这小子拿着棍子漫山遍野地追打他的小老婆。
三是当地老年人深信吃活人脑子可以祛除百病,延年益寿。我们连曾经担任过刑场的警界任务,五六式步枪行刑,大揭盖。刚结束一群老头老太太便蜂拥而上……
四是新媳妇嫁到婆家,要由新郎官背着绕寨子转上一圈,边哭边唱,表达对娘家的不舍。新娘不穿衣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安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安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