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我国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标志性

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经济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到中国,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消灭贫困,使中国人民过上比较富裕、比较体面的生活。比较富裕是小康社会的代名词。

2、全面进步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也不断拓展。

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富足的社会,而且还是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社会,不仅要使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而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要更加完备,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共建共享性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初衷,就是着眼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就是要通过发展经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全体人民过上比较富裕比较体面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享共富,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使命。

4、历史过渡性

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历史时期,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比较富裕幸福生活的一个发展阶段。

“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是什么意思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全面进入新时代。在建党100年到来时,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在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是:2020年一一2035年,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一一2050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现代化发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后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