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儒家,佛家在社会进程中都发挥了什么作用

谈到社会的进程,离不开每个人的人生历程。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少年青年时期要多学习儒家的入世精神,刻苦求学,立志报国,磨砺品质,涵养品德,只要是不违背道德、不触犯法律,有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担当,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个人的中年时期可以多研习道家的哲学思维,按规律办事,注重方法,不强求,不冒进,顺应自然,调和心性,豁达乐观,注重养生保养。

到了老年时期要参悟佛家的释然,学会放弃,放下执着妄念,看淡功名利禄,涵养智慧,淡泊心性,勘破生死,淡泊随缘……

但愿每个人都能无怨无悔地过好自己的一生,如此则整个社会就会和谐有序,生生不息。

说来话长,简短洁说吧。

人类贪生,道家注重保养生命,可以让生命持久,更加纯净自由。

儒家注重世间修养。在世俗红尘中涵养君子品德,如琢玉成器锻铁为刀。

佛家叫人认清本源,回归本真。戒其三毒,净其六根,由方寸中见大宇宙,于烦恼中得真解脱。


中国古代的佛教 - 华夏历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追踪溯源,可以追溯到伏羲创立的易经八卦符号文化。以后,这种易经文化不断发展,到周文王的时候得到完善和成熟。此后,到西周初年,周公旦根据周易文化思想创立礼乐文明,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由于战争,使得学术下移,知识分子落入民间,私学兴起,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名家先后横空出世,在当时流行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各取所需,创立了自己的文化思想体系,老子写了道德经,成为道家的师祖,到汉初形成的黄老道家思想成为西汉几十年的治国理政指导思想。之后,到汉末的时候成为张道陵创立道教五斗米道的根本教义,影响后世两千多年。道家的祭祀,巫术,炼丹学等影响到气功,禅修,古代化学等方面,追求长生不老甚至影响到秦始皇和汉武帝。

而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影响到历代王朝,成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知识分子必须学习的内容。儒学文化因此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

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刚开始的时候依附于道家道教和本土文化的一些相通性而生存,随着佛教的地位巩固,由于自身强大的思想体系和哲学逻辑,所以具有当时道家儒家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开始独立发展。这个过程中开始与道教,儒家思想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但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奠定了王朝依靠儒家入世之学治国理政的基础,所以,虽然个别时期,道教或佛教较大影响到国家事务,但其他大多数时期,还是儒家占据统治地位。但儒家思想属于入世之学,道家道教和佛教属于出世之学,三者之间形成自然的互补关系,所以儒释道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成为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历史证明,只要儒释道三家相互尊重,理解,借鉴,交流,不断融合,就会“三教归一”,成为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文化动力源泉!

佛说,佛法即非佛法,非佛法即佛法,凡是能够将人性导向到真善美和空色一体的方向上来的知识和方法,没有不是善知识和善法的。儒、释、道是因创立者的觉悟境界不同而获得的关于宇宙人生实相的认识。针对不同层次的人,需要不同的法门。因为各自境界的人只能理解了各自所处境界的知识和方法。教育与教化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换言之,儒释道,是不同层次和境界的实相。就像修行的功夫一样,水平不一样,所说所言就会有所不同。也像登山一样,山顶,山腰和山根所见也不会是相同的。明心见性以后,事事圆通,事事无碍!佛法和其他善法一样,也只是一条度人的船,人上了彼岸,佛法都是要丢掉的东西。君不见《金刚经》中说“如伐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儒、道、释三家,是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刻的三种哲学文化。它们甚至已经刻进了我们的骨头里,沉淀到了我们的基因里。

儒道释三种思想,分别影响着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它们相互补充,让你的人生更加自洽。

儒家算是中华文化里的头牌,因为自从汉武帝之后,它就占据了主流地位,隋唐后甚至成为科考的唯一参考资料。

儒家备受青睐,因为它是最为积极向上的。儒家是励志的,它激发你努力向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它有家国情怀,让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人勤劳、努力打拼、积极向上的基因,是来自儒家的。

儒家像一个少年,未曾经受挫折,阳光而美好,满心向往着自己的远大前程。

道家就不行了。道家像一个曾经被社会蹂躏过的落魄中年男,不再积极参与社会上的事情,而是选择了逃避,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这其实是消沉。但道家为消沉找到了自圆其说的理由: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不争,则天下莫能与其争。

道家的这种思想,为很多人找到了精神家园。这部分人,以及在儒家主流思想中感觉失落的人,都因为道家思想而变得平静。

人生不止一种活法,不是必须要治国平天下,把自己活舒服了,也挺好啊。你看庄子,都快活成神仙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安慰了无数儒家意义上的失败者,功德无量。

释家——即佛家,虽是外来文化,但对中国人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在安抚失败者这个方面,佛家比道家更进了一步。它直接说:万物皆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什么治国平天下,什么人生失意,啥都是空的,你还有什么好烦恼的?

顿悟的人都变得快乐无比。

另一个方面,佛家讲究“因果”。这个思想,对中国民间的影响是巨大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生行善,来生可得厚报。

归根结底,它是劝人向善。虽然使用的是功利的方式——希望有回报嘛,不是功利是什么?

士大夫向佛,参透了人生之空;市井小民向佛,学会了行善积德。

所以,佛家也是功德无量。

谢邀:道家儒家佛家,在社会进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每个王朝都必须拥有的重要稳定人心的大政方针,转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借助三家的与人为善的思想,教人向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让社会变得更和谐了,学了他们这一些套路,人们的思想变得更温和了,更谨慎了,更亲善了,不在激进,好战的心情得到了平复,没有了造反的意识,不和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从而让他们的政权也更稳固了,纵观历史,哪朝哪代都会对这三家顶礼膜拜,为的就是江山的顺利延续。

欢迎朋友们点评,并发表个人意见,我愿意在这里倾听你们的心声,谢谢朋友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佛教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古代佛教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