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在三国时期是哪个地方
广西玉林在三国时期属于南越国的领土,是南越国的重要州郡之一。南越国是公元前207年至公元前111年存在的一个独立国家,位于中国南方,其领土包括了现在的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地区。玉林作为南越国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位于广西南部,毗邻越南北部。在三国时期,玉林地区可能是东吴与蜀汉之间交战的边缘地区,可能受到了战乱的影响。然而,关于玉林地区在三国时期的具体历史资料并不多,因此对于该地在这个时期的具体情况,我们了解有限。
广西玉林的历史渊源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玉林市境分属桂林、象二郡。
西汉初年,玉林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前 111 年),玉林市境为布山县地和合浦县地,属交趾刺史部的郁林郡和合浦郡。王莽新朝时期,玉林市境仍为布山县地和合浦县地,属郁平、桓合二郡。
东汉时期,玉林市境仍为布山、合浦二县地,属交州刺史部的郁林郡和合浦郡。建安八年(公元 203 年),玉林市境改属交州刺史部的郁林郡和合浦郡。三国吴时期,今市境布山、合浦二县地仍属交州刺史部的林郡和合浦郡,黄武五年(226 年),布山县改属广州刺史部的郁林郡,不久并入交州。
晋朝时期,玉林市境为阴平县地、布山县地和合浦县地,分属广州刺史部的郁林郡和交州刺史部的合浦郡。太康元年(280 年),阴平县改为郁平县。南朝时期,今市境西北在宋、齐、梁三朝时,为郁平县地,属广州刺史部的郁林郡。梁朝改属定州,后改属南定州。陈天嘉二年(561 年),置石南县,属石南郡,石南郡和郁林郡皆属南定州。今市境东南的合浦县地,宋初属合浦郡,秦始七年(471 年)置方度县,属越州的南流郡。齐朝,增置兴昌县,属越州的定川郡。梁朝,废方度、兴昌二县入定川郡。梁、陈两朝时,定川郡仍属越州。
隋朝时期,今市境西北的郁平县和石南县,初属南定州。开皇十年(590 年),改属尹州。大业二年(606 年)属郁州,三年(607 年)又改属郁林郡。大业二十年(616 年),梁王肖铣析石南地置兴德县,不久,废兴德县。市境东南的定川郡,隋初属越州。开皇十年(590 年)废郡后,置定川县,属越州,大业初改属禄州,不久改属合州、合浦郡,后省定川县入北流县。
唐朝时期,今市境西北复置兴德县,与平、石南属南尹州,贞观九年(635 年)改属贵州。麟德二年(665 年),置兴业、潭栗二县与兴德、郁平、石南属州,乾封元年(666 年)改属郁林州。建中二年(781 年),废石南入兴业县。武德四年(621 年),今市境东南又析北流县地置南流县,属容州,贞观十一年(637 年),分南流县置定川、宕川二县,三县皆属牢州。永淳元年(682 年),置善劳、善文、抚安、宁仁、安仁、怀义、福阳、古符,八县皆属党州。
综上所述,广西玉林的历史渊源深厚,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历经了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发展,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玉林古时候叫什么
玉林古称郁林[1],人们嫌“郁”的繁体字笔画多不易记,为图快速方便就写成与方言同音的“郁”字,叫做“郁林”,久而久之,约定俗成,民间广泛流行。
但是,对于登科折桂到北方做官的郁林人,他们并不看好“郁”字,却对与“郁”字的普通话同音的“玉”字情有独钟,于是把郁林写作玉林。“郁”正式改“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此前都称“郁林”,到1956年3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才更名为玉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林 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林 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