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西和东哪边更尊贵

中国由于多民族的原因产生了许多的文化差异,对左右的认识并不尽相同,漫漫的历史长河折射出了中国人的左右不定。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最早的左右观在先秦时代,我们可以从同时期的经典著作《老子》里得到清晰的考证。“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老子》31章)只有见血不祥的事,才贵右。左是生位阳位,右则是阴位死位;也因为在办丧事时也贵右。《礼记·檀弓》篇记孔子有姐之丧,郑注云:“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可见,在当时的主流观念是左主吉,右主凶。

佛教的精髓都在一个“空”字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而所谓的“空”,在左右方位上的表现则是无“左”无“右”。佛教认为,空虚是没有方位的,因为方位是相对的,当两个人盘腿对坐时,我的左是你的右,你的右是我的左,那么,到底哪边是左?哪边又是右?因此,空虚并没有不变的方位,在无限的时空中,生命是无所不在的,当你能够觉悟领会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时,你的本心就充盈满了虚空。所以,左右不在虚空中,而在我们的心中。而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则有自己贵“左”贱“右”的认识。道教的烧香决认为,拈香时宜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因为左手为净手,而右手操持百事,容易受秽,是以善包恶也。只有用净手拈香燃香,我们祈祝时,才能一念寂然,聚五脏六腑之气直上三天,更无凝滞。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变迁和多民族的文化差异都在官位的称谓上显现了中国人的左右观。依据中国官职的历来传统,即使同一官职,亦要冠之左右以区分高低。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时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到了蒙古族统治的元代,不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都是以右官居上,更是发展到连考科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左榜自然低于右榜。而到了明朝,又回复了尚左的传统。

西和县以前是天水的吗

西和县以前并不属于天水。西和县的历史沿革显示,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始称西和县,属巩昌府,直至清末。之后,西和县的归属多次变更,先后隶属于渭川道、第四和第八行政督察区、武都专区、天水专区等。特别是在1958年,西和县与礼县合并成立了西礼县,但随后在1961年又恢复了西和县的设置,并且仍然属于天水专区。然而,到了1985年,西和县被划归陇南地区,并一直属于该地区至今。

因此,尽管西和县曾在某个历史阶段与天水专区有所关联,但它并不曾是天水的一部分。如需更多关于西和县历史沿革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咨询历史学家。

陇南西和县城的铜铸造品有那些

陇南西和县城有许多铜铸造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宋代铜象棋。1974年,西和县城关公社农民在皇城修水渠时,挖出了这副铜象棋,后被西和医生郭正久收藏。

这副铜象棋为黄铜铸造,呈圆形,直径2.7cm,厚0.3cm,共32枚棋子,两面阳文楷书,没有将帅之分,只有2枚将。棋子两面铸造阳文楷书,分别为将(2枚)、仕(4枚)、象(4枚)、马(4枚)、车(4枚)、炮(4枚)、卒(10枚),与现代象棋相比,无帅、兵。每枚棋子形状呈圆形,直径2.7cm,厚0.3cm,是西和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象棋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形制也不断完善。在现有文献中,战国时期宋玉所著《楚辞·招魂》就出现了“象棋”一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和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和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西和历史文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