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思想核心
《尚书》的主要思想,主要有两个: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尚书》文章表达“天”之所行,皆通过“民”表达。换而言之,天意即由民意显现。必须要说的是,《尚书》这么表达思想,并不是因为古代中国帝王主张民主,而是因为古代中国人信仰“天意”,认为“天意”会表现在民意上面。
《尚书》所记言论另一重要观念,体现在反对“领袖万能”,主张帝王应该以得人才、知人才为政治要务,认为领袖必须有人才辅助,才能成功。从此以后,中国社会有了“尊贤”的观念。这与日后中国政治制度之特色尤有密切关系。
这两大主要思想,又可归溯于帝王应该实施“德治”。汉代儒家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主张德、力并重,既要重视道德,也要重视国家实力。王充就曾总结说:治国之道,一曰养德,二曰养力,要“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
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在我国近代史最早文献是
《资政新篇》
洪仁玕提出的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但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实行。
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
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是《尚书》。
《尚书》是一部将上古历史文件和古代事迹汇编在一起的书,其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也被文学史家称为是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的文体并列。但其中的散文,绝大部分是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也有对美德的褒扬称颂等
世界上最早的古籍
世界纪年最早的中国最早的典籍是《尚书》。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文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