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圣”张良是如何死的?死后究竟葬于何处

从史书记载看,张良应该是自然死亡,这位在刘邦奉楚怀王熊心的命令率军攻打关中时便相随左右的谋士,在秦末争战,楚汉对垒中都立下不少奇功,正如刘邦所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难能可贵的是,同是名列开汉三杰,张良在功成后却屡次辞封,拒绝了刘邦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的建议,只选取了与刘邦第一次相遇的留地作为封地,让刘邦每每想起都心里过意不去。

历史人物安葬图片 - 华夏历史


汉朝天下粗定,张良便表示出无意功名利禄的念头,向刘邦吕后说,我一个破落贵族之后,本意是要恢复韩国,没想到能相随做出如此大的功业,封赏又极厚,对我已经是过份的优待了,如今天下太平,我愿意跟随道师云游天下,探究天人之道。(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于是便不问世事,潜心修道,学辟谷学术和行道引轻身之术。刘邦死时,张良辟谷之术应有所成,不大吃东西了。吕后当权,感念他维护刘盈的大恩,强下命令让他进食,说人生苦短,何必自苦到这个程度。张良于是勉强听从,过了八年就逝世了。


张良死后侯爵由其子张不疑继承,不疑在史书上后来还有浓重一笔,在刘盈英年早逝时,吕后悲哭却不落泪,不疑便劝陈平周勃向吕后请求封诸吕为王,以解除吕后戒心从而自保,到文帝时,侯爵被剥夺。对于张良死后究竟安葬在哪一个地方,到现在还是疑案。全国的张良辟谷处有20多个,张良祠庙数约100上下,张良墓也有10多处。呼声比较高的有三个地方。(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第一个是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城西南六公里的曹辛庄车站南侧,有一座张良墓,高达十米,古柏环绕,一片郁郁葱葱。一些流传下来的说法是,看到刘邦死后吕后弄权,张良更加无心政事,潜心修道,托病隐居于东昏县即今河南省兰考县西南的白云山,死后便葬在这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另一个地点是徐州沛县,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记载说原留城旧地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理由就是当初刘邦封侯之时,曾许张良“自择齐三万户”而张良求封留地,张良归葬封地沛县也是意料中事。


另一个说法具有道家神秘色彩,说是葬在张家界的青岩山,从史书也可见端倪,张良辞封后自请要作赤松子之游,做方外闲人,来到青岩山,为风峰的灵气所感,曾在此驻足过,《仙释志》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至于何为真何为假,可能要待考古发现才能确定了。

张良(前250至~前186)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汉初三杰之一。张良是韩国(今河南新郑市)人,(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他的老爸张平是韩国丞相,张良是典型的官二代。

然而随着秦始皇灭六国,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张良的国家――韩国。29岁的张良一夜之间成了国破家亡之人。从此张良对秦始皇恨之入骨,总想找机会报仇雪恨。

转眼三年过去了,张良终于等到了机会。秦始皇东巡到了博浪沙这个地方,时年32岁的张良决定暗杀秦始皇。

当这天秦始皇乘车进入埋伏圈后,张良用链锤砸烂了第一辆马车,他认为这次秦始皇必死无疑。

结果狡猾的秦始皇事先早已和后面的一辆马车换了座位,秦始皇这才侥幸逃过了一劫。暗杀败露,张良成了通缉犯,从此踏上了浪迹天涯之旅。

张良在四处流浪期间,偶遇圯上老人黄石公,经过三次“纳履”的考验,张良终于通过了测试。黄石公看这小伙子心眼不错,于是把多年珍藏的《太公兵法》交给了他。

从此张良刻苦钻研,最终成了一名卓越的军事家。

张良是在43岁时辅佐刘邦的,期间为刘邦设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做出了贡献。

鸿门宴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打动项羽的叔叔项伯“吃里扒外”保护刘邦。刘邦能有后来的幸福生活多亏了张良救他一命。

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刘邦由衷的感叹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也!”

张良虽然功高盖世,但他和战神韩信不同,他是一个明事理知进退之人。在刘邦站稳脚跟后,张良逐渐退出了权利中心,长年的战争造成了张良体弱多病。

在刘邦死后的第九个年头,大约在公元前186年,张良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4岁,张良死后葬在哪里了?

一、传说葬到了山东济水之北的黄石山上

这是《汉书》记载的一个传说,据说张良隐退后,有一天在路上突然发现了一块奇怪的黄石头,张良很好奇就把这块石头带回了家里。

到了晚上张良做了一个梦,梦中师傅黄石公对他说,这块黄石就是师傅的前生今世,等你去世后,连同这块黄石一起葬到黄石山上吧!

张良谨记师傅的嘱托,临死前告诉儿子张不疑和张辟强说,“把我连同石头一起葬到黄石山上”,二子尊父命葬到了山东济水之北的黄石山上了。

二、葬到了河南兰考县

这也是个传说,刘邦称帝后,张良激流勇退托病不出,决定隐居于东昏县(今河南兰考)西南的白云山学“辟谷大法”。

说走咱就走,张良一个人前往白云山。刘邦得知消息后急忙追赶张良,眼看到了白云山前,和张良仅200米的距离,刘邦喊道:“军师且随我一起共富贵”。就在刘邦拉张良手时,张良突然幻化成一缕青烟消失不见了,刘邦无可奈何空手而归。

现在河南省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处有一座张良墓,墓冢高十米,周围长100米,面积大约有35000平方米,当地人说这是汉张良墓。

三、江苏徐州的留侯墓

徐州沛县有一座张良墓,当地人称“留侯墓”。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65里,与留城相近也”(留城位于微山岛西南六公里处)

这个地方是张良和刘邦最初相遇的地方。当初刘邦封侯的时候,曾许诺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但张良以在留城与刘邦首次相遇为理由,请求刘邦把留城封给他,刘邦答应了。

封地在留城,死后葬在留城也属于合情合理的事情。

四、湖北张家界的张良墓

这也是一个传说,话说张良得了黄石公的天书,最后辅佐刘邦称帝,刘邦称帝后,张良急决定流勇退隐居。

有一天张良上书刘邦说:“怨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有关赤松子的传说很多,一说是远古时期黄帝的老师,一说赤松子就是黄石公)

据史料记载,张良隐居学道死后就葬于该地。据《陵墓志》记载:“汉张良留侯墓,在青岩山”。这里的青岩山指的是湖北张家界的青岩山。

五、山东微山县也有个张良墓

在微山县微山岛西南部微山南麓也有一座张良墓,位于微子墓南1.5公里处,墓前曾有清乾隆二年所立的石碑,上面刻有汉“留侯张良墓”。

这里是张良和刘邦初遇的地方,也是张良的封地。

全国有五座张良墓,哪一处才是张良最终埋葬之地呢?我的观点是,传说附会的张良墓并不靠谱。封张良为留侯的食邑地最有可能是他的真身埋葬地,也就是说,江苏徐州和山东微山县其中一座是张良的埋葬真身墓,具体是哪一座我也不知道,这要问问张良去。

文/秉烛读春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安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安葬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人物安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