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模仿游戏》这电影怎么样
他关掉房间的灯,那里伫立着庞大的“克里斯托弗”在一片黑暗中,他走进去,拥抱那空虚冷清的人生寄托,坠入生命尽头。
《模仿游戏》里,伟大的科学之父图灵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明明没做错任何事、反而提前结束二战却不被人认可和尊重的人生。现实中,他其实是吃浸有氰化钾溶液的苹果而死的。但无论如何,人们强加给他的污秽和罪名,都亵渎了科学的伟大。大家都没有亲手杀他,却都是刽子手。现今社会不乏一些自以为高尚的人逞一时嘴快吐出一些不尊重为社会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或是殴打医生,更甚者挑断医生手筋导致其一生不得再做手术;或是质疑老师体罚学生,质疑秉公行事的法官受贿……
在电影里,英国急切地需要破解恩格玛密码系统的高尖人才,可高尖人才们并没有享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琼拿手的是数独,好不容易进入情报组后并没能接触真正的电报资料,反而她的住所领导可以随意进,也可以把她当作要挟图灵的工具或者替罪羊;图灵申报资金的过程并不顺利,想解释制造“克里斯托弗”的原因却无领导有耐心听,最严重的矛盾就是领导对于他同性恋倾向的处理方式。
英国视同性恋违法,不仅是本身思想解放不彻底,这从藐视女性工作能力和反对男女共事可见一斑。这是科技水平发展与思想开放程度的严重不匹配和脱节,刺激着从事研究的人渴望突破世间条框的束缚全身心投入至他热爱的领域,同时也使得他人一再压制这群看似疯狂、特立独行的人。
这些把自己奉献给工作的研究者,把毕生的热情和梦想寄托在物化的研究对象中,他们没想过得到成就后可以赢得世人的赞誉,只希望别人能够尊重和认可自己为人类付出的艰辛,仅此而已。但他们苦心投身其中得到的又是什么?质疑,反对,嘲讽,蔑视,陷害,当上升到人身伤害时,他们就不愿意再为社会付出点什么了,他们会对过去迷茫,现在迷茫,未来迷茫,然后走向灭亡。
现今大国皆重人才,但处于平民阶层的我们能不能体现最基本的尊重呢?刽子手不是一个人可以担任的,而是大众。只有整个社会都形成尊重劳动与付出的风气,工作者们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为全人类发展做贡献。
希望千千万万个图灵,走向的不是黑暗中的一生寄托,而是人们尊重的掌声。
这部电影由莫腾.泰杜姆执导,影片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故事和人物,影片节奏紧凑,没有一个浪费的镜头。主演迪克特.康伯巴奇,把图灵这个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凯拉.奈特莉饰演的琼.克拉和图灵有些相像,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她身为一个女强人,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接受的,她和图灵两人惺惺相惜,奈特莉把这个低调又有亲和力的角色完美演绎。这部影片也是向图灵这位改变历史的伟才致以敬意。影片是一部令人全神贯注的电影。丰富的细节,强大而激动人心,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悲哀的沉思,无论是道德、性取向和社会,影片都正确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可以说是很迎合社会的主流审美,既有教肓,也有娱乐,所以说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模仿游戏》豆瓣评分8.7分
主演艾伦图灵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2014年凭影片《模仿游戏》获得好莱坞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最佳男主角提名。
影片开始以图灵的住所被盗,警察介入调查为线索,叙事和回忆穿插。镜头由此转入1939年二战时期,盟军因为无法破译德军的密码而损失惨重,政府便从全国召集最顶尖的数学、统计学、密码学专家破解谜式密码,图灵作为一个在数学方面有特殊专长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谜(enigma,恩尼格玛)密码机,是德国的加密解密系统,里面有一千五百万亿种组合,就算十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工作,也需要至少两千万年的时间,况且,每天德军都会更改秘钥。也就是说,在每天造成六点德军更改秘钥开始,如果在剩下的十八个小时之内无法破解,所有的工作都将归零,第二天又得重新开始,这给图灵带来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
“他们揍我只是因为我比他们聪明,不,他们揍你是因为你独特。”
艾伦图灵生于1912年,16岁便能读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岁入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专攻数学, 1935年,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左右殆周期性的等价”发表于《伦敦数学会杂志》上。同一年,他还写出“论高斯误差函数”一文,这一论文使他由一名大学生直接当选为国王学院的研究员。虽然从小天赋秉异,但由于性格孤僻,且常常做一些常人难以捉摸的事情,因而被同学视为异类而受到嘲弄和欺负。这时,克里斯托弗进入了他的世界,他们彼此了解自己,图灵感觉克里斯托弗就是他的精神依托,是他的另一半,就像自己的灵魂,永远不能失去,无论干什么,他们都会在一起。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正当他鼓起勇气表白的时候,克里斯托弗因为肺结核而去世,这使他的精神遭受重大打击。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到,“我总有一天会见到克里斯托弗”。这是影片自始至终的一条主题,他因克里斯托弗而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但也因为他而备受折磨。
“不管你有多聪明,恩尼格玛总是比你还聪明如果你真的想解开你的难题,你必须得到能得到的一切帮助。而且如果他们不喜欢帮你,是不会帮你的。”
图灵在任何时候都是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他对花粉过敏,以致他去布莱切利庄园的时候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怕别人偷走他的茶杯就把茶杯锁在暖气片上,就连他骑得自行车都和他一样古怪,总是在一段时间就掉链子,而图灵的做法不是去修它,而是观察它在什么时候链子会掉,从而在掉之前下车。他不善与人交谈,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与人为友,他的世界里只有他所爱的东西,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通过填字游戏招录了琼,而琼的出现也给了他解决一些问题的机会。他发明了能破解谜式密码的机器,并把它命名为“克里斯托弗”,并在朋友的启示下终于破解了谜式密码,为提前结束二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成功是有些不光彩的。尽管知道自己是无法接受异性的爱,但为了留住琼,他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向她订婚。
“喜欢一个人可以伪装,但爱不行”
二战结束,“克里斯托弗”被销毁,资料被永久封存,破译小组解散,尘归尘,土归土,重回自己的生活,但图灵的生活并未因此而平静下来。当时的英国乃至许多西方国家都将同性恋作为耻辱。法律更不允许有这种行为,因而,法庭判他犯有严重猥亵罪。为了和自己的“克里斯托弗”在一起,他选择了“化学阉割”。1954年6月7日,他用一颗寖泡了氰化物的苹果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有时候正是那些人们认为的无用之人成就了无人所成之事。”
破解谜题需要毅力和勇气,探寻自身的秘密同样需要勇气和智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没有放弃自己所追求的爱,尽管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绝大多数并不意味着正确,人类崇尚自由,但却总是带着偏见去看待一切事物。歧视不同的种族、信仰,甚至歧视观念不同的人。或许,偏见才是人类进步的巨大鸿沟。正如影片结尾所述:“有时候正是那些意向不到的人,能做出超乎想象的事”
《科学美国人》这样评价图灵性情矛盾的一生:“个人生活隐秘又喜欢大众读物和公共广播,自信满怀又异常谦卑。一个核心的悖论是,他认为电脑能够跟人脑并驾齐驱,但是他本人的个性却是率性而为、我行我素、无法预见,一点也不像机器输出来的东西。”
作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的鼻祖,艾伦图灵对人类的贡献我不再赘述,看完《模仿游戏》后我的思想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我们自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模仿全世界历史的游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模仿全世界历史的游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