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的开创者

创立考古研究新体系、肯定五帝时代的存在、开启夏文化探索之门……被誉为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上的开拓者——徐旭生:古史先驱者考古奠基人。

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徐旭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学者。可以说,他是中国考古学“永远的导师”,是“当++古学思想家”,他以卓越的人文精神与赤子之心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架起桥梁,并继续激发着当今的中国考古学思想。

“立德、立功、立言”,中国第一++古学者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是徐旭生一生真实的写照,在他88年的生涯中,留下诸多永存史册的学术业绩与生命之光:担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合作的科学考察团——“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长,这个考察团的组成,结束了从19世纪末以来我国大批珍贵文物任外国人随意拿走的屈辱历史,让中国不再出现第二个斯坦因。其巨大考察成果,震动了国际学术界,影响深远;著作《徐旭生西游日记》,被赞为中国考古界的拓荒之作;著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肯定五帝时代的存在,重塑中国历史脉络;推动了“史前区系类型”理论的提出和确立;开创了一条通过研究神话传说来进行考古研究的新途径;开启夏文化探索之门,推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进程……

如果说瑞典人安特生1921年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那么李济(1896-1979)则是首次进行科学发掘的中国考古学家,是中国考古学真正的开创者。

1925年-1926年,留美归来的李济和跟随安特生发掘仰韶村的袁复礼一起,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资助下,调查并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这是国人自己主持的第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不仅再次发现与仰韶村相似的史前彩陶等遗存,还发现有人工切割痕迹的半个蚕茧,并将其带到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进行了科学鉴定和确定。这一发现,让仰韶文化在华夏腹心地带的存在得以确认,也让很多人联想到中国作为丝绸之国的悠久历史,以及黄帝之妻嫘祖养蚕缂丝制衣的古老传说。

中国那些百年名校到底有哪些历史底蕴?历史底蕴真的有用吗?为大学带来了什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命运,高校的底蕴决定了国家未来.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由他的教育水平左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指高校建设.比如全世界Top100大学美国占了60多所的名额.所以美国以其强大的教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精英,具有全世界最强的研发,生产,和商业的能力.归根结底都是有强大且数量庞大并高质量有底蕴的百年高校为基础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由1908年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所建.战乱时期各个高校都随着国运的跌宕而颠沛流离,远致云南昆明,1946年后才又迁回清华园,祖国的艰难重建全部依仗这些高校的社会精英,包括不畏险阻回国的爱国志士.我相信这八个字都深深的烙在他们心里.这就是底蕴.高晓松在一起网络娱乐节目怒斥一位清华学弟,象牙塔里的走出来的人都是国之重器,不应仅仅是精致的利己者.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精英分子丢掉了本应有国之重器的功能,被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裹挟着.不论对错,只看事实.确实变了!丢掉了邓稼先两弹一星之父那些清华先辈为国效力服务的精神!

我是做留学工作的,帮助很多同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或是家人的期望,他们中间我相信有很多可以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顶尖人才的人!当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国效力纳税,无论是自愿还是“情非得已”但是也有很多人不问归期的留在海外.自李鸿章之始,我们已有百年的留学历史,越来越多了走出去,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高校可以真正的吸那些国外精英人才来中国留学,而不是每年几个亿的经费以五花八门的奖学金形式“请”一些国际友人几乎全免学费来华学习汉语!要知道们还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因为贫困放弃了自己理想,或是姐弟兄妹之间“谦让”一次次的感动中国.

我们的高校有底蕴,底蕴也很重要,他是一个高校的灵魂.但是我们似乎在慢慢的与其渐行渐远.信心有一天我们会有更多的高校可以继续认认真真传承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真正吸引更多的海外精英,就像盛唐一样.梦回唐朝!


中国考古学的开创者 - 华夏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学术界现状与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学术界现状与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考古学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