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中华族群)错失了很多历史性发展机遇。您认为最大的两次错失分别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近代错失了两次机遇,一次是洋务运动,一次是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的宗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这个运动很不彻底,只发展重工业,没有相应的轻工业支撑,这样的经济发展极为有限。另外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管理,导致了洋务运动最后失败。而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操之过急。如果能够循序渐进,顽固派也许能够接受。光绪还是太年青,而康有为只是一腔热血,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每每想起这次变法的失败,我都痛心疾首。因为她错失了一次主动走向世界的机会。彼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向垄断升级,凭借我们的地大物博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定能赶上或超过西方列强。等西方列强醒悟过来,为时已晚。只能仰视大中国。又何来的八国联军?何来的日寇入侵?

中华族群错失发展机遇应该三次吧。

第一次是明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扬大明国威于海外,发现了辽阔的地盘。中国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但中国嘎然而止,没有进行海外移民,拓展簇群的生存空间。

第二次是清朝前期。工业革命时代,中国闭关自守,失去了与外国经济政治技术上的交流,失去了与外国同步发展的良机。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搞备战准备和政治斗争,再加上外国与中国的敌对和经济技术封锁,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明朝,错过大航海。清朝错过英俄大博弈联英抗俄中崛起,日本做到了,中国错过了,因为我们不懂现代外交。民国,二战开罗会议,罗斯福想要联合中苏对付英法,肢解他们的殖民地,战后联合中国制衡苏联。把二战中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日本占领的东北,朝鲜,台湾。给中国国际托管。说这些国家地区被殖民,你中国没有被殖民,说明你行他们不行。他们没有经验,需要指导,至于托管多久,可以商量,至于未来他们渴望加入中国,可以商量。但是前提是中国必须战后与美国一起对付苏联。老蒋直接说各殖民地有独立自主之能力,不需要国际托管。美国对此无语,既然中国不合作,就要回过头找人合作。首先是德黑兰会议美苏达成战后世界安排,把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海外殖民地通通独立。丘吉尔反对,但反对无效。为了对付苏联,则英法不能一次性直接死,同时本来要农业化处理,计划生育性人口限制增长的德国与日本,被重新武装。雅尔塔会议,为了促使苏联对日宣战,以及共同对付英法殖民地问题,美国对苏联妥协,代替中国转让外蒙,东北,新疆的各种权力给苏联。

美国为了拉拢苏联,肢解老牌殖民帝国,则不得不割肉喂鹰。但是美国绝对不会割自己的肉,而是割别人的肉。

国际政治如此残酷,你不割别人的肉 自然有人来割你的肉。

中国不去联合美国,与苏联一起对付英法,后果就是香港问题解决不了,中国战区泰国被英国拿走,越南北纬十六度线以北才是中国受降区,香港受降问题必须以英国为主,与中国无关。同时英国拉上法国介入越南老挝柬埔寨。要把中国军队赶出越南。

害人之心别人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如何由两极向多级发展的

哈哈,问的这么官方,这是学校给你留的作业吗?

按作业写,就必须要有层次,先写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的原因。战后是指二战后,之所以造就了美苏两极化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作为战胜国,美苏两国分别统领了东方和西方阵营,从国土面积到科技军事实力都不相上下,还都有一些小弟在身边追随。此外,更重要的是两国体制上的巨大差异,对而立之是无法避免的。

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新兴力量逐渐崛起,有代表性的如日本,中国和代表欧洲整体的欧盟等。但是美苏还是占有绝对两极优势,之后苏联的解体,美国一家独大。与此同时世界经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中国,欧盟迎头赶上缩小了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由此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自古政治经济不分家,经济实力决定政治上的话语权,当然这也不是全部,军事实力也是政治上强硬的坚实后盾,所以在政治上只能说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美国的一枝独秀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 中国(中华族群)错失了很多历史性发展机遇_您认为最大的两次错失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