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是怎么死的
郦食其死的极惨,是被齐王田广烹杀的,罪魁祸首就是鼎鼎大名的淮阴侯韩信,让我们从头说起。
隐忍不发,静待时机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自幼喜欢读书但因为家贫没有穿衣吃饭的生意,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郦食其做了一名看守里门的小吏,但是陈留的达官贵人和富贾巨商都不敢轻视他,很多有能力的贤者都知道郦食其是饱学之士,终非池中之物,他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机会而已。
陈胜吴广起义,很多人就建议郦食其去投靠陈胜一展才华,郦食其说陈胜量小,凡事斤斤计较,刚愎自用凡事喜欢纠结于细枝末节的局部,没有战略眼光,且生性多疑不能接受贤者之言,因此郦食其深居简出尽量避免和这些人有所接触,等待真正能赏识自己的人和值得辅佐的人出现。他没有等的太久,沛公刘邦就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出山辅汉,说服刘邦
沛公刘邦的人马到了陈留附近,郦食其便通过在刘邦手下的同乡的儿子引荐自己。郦食其说我听说沛公这个人傲慢无礼,但是他有远大的追求的抱负,这才是值得我去追随的人,请你去和沛公说陈留有一位叫做郦食其的长者想追随他一起干。
这位同乡的儿子说,您最好不要穿儒生的打扮去见沛公,因为沛公最讨厌儒生,认为儒生除了逞口舌之快,对于国家没有一星半点的作用。沛公经常把一些去见他的儒生的帽子拽下来,在里面撒尿来羞辱他们。郦食其说大能不拘小节,圣君不畏非议,沛公是值得托付的人,请为我引荐。
刘邦接见郦食其时,十分傲慢坐在床上让两名女子给自己洗脚,对于郦食其也是爱答不理。郦食其便问沛公是想帮助秦国消灭诸侯的反对势力,还是要率领诸侯消灭秦国,推翻秦国的暴政呢?刘邦大骂道你这个不知道时事的儒生,天下受秦的暴政已经很多年了,大家没有人不想推翻他们统治的,你为什么还问这么个蠢问题呢?
郦食其说道如果您想聚集民众召集义兵去推翻暴秦的统治,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的态度来对待长者。刘邦听后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戴好衣服正式接见郦食其,让郦食其坐在上宾的位置上,并向郦食其道歉。
攻占陈留,以为基业
郦食其和刘邦谈了合纵连横之策,刘邦听的津津有味,连忙叫人端上饭食,并谦恭的说,您看我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郦食其说您聚集的一万多人大多数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用这样的部队去直接和大秦的雄师较量就是羊入虎口。
现在陈留是天下交通要道四通八达,且粮草丰富,你应该先占领陈留做为基业。我和陈留县令关系不错,可以去劝降他,如果他不听从的话,我还可以作为内应,帮助您攻取陈留。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谋略,攻取了陈留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为争霸天下打下了基础。
无德韩信,争功害贤
郦食其有推荐自己的弟弟郦商带领几千人投靠了沛公刘邦,很快郦商就因为作战勇敢,成为刘邦手中的一柄利剑。郦食其成了刘邦手下的一名说客,经常在诸侯之间游说,替刘邦谋求最大的利益,作用类似于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郦食其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结局,人生的巅峰后面往往是低谷,郦食其死在了韩信的手里,准确讲他死于韩信的妒忌。
郦食其本来凭借自己的伶牙俐齿和三寸不烂之舌,已经说服了齐王田广归顺汉王刘邦,但是韩信为了挣功趁着齐国没有戒备,率领军队一举占领了齐国。齐王田广认为郦食其在欺骗自己,就对郦食其说如果你能让韩信撤军,我就饶你不死,不然的话我就对你不客气了。郦食其知道韩信是不会撤军的,自己必死无疑,因此他说道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人的非议,你老子我不会替你去说服韩信的,田广大怒便将郦食其烹杀。
人都说郦食其是口吐莲花的说客,我却认为他是毅然赴死的勇士,面对死亡他无所畏惧,有气节有原则,不愧贤者之名,不失义士之信。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代名嘴郦食其,原本极有可能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但在其人生最为得意之时,却被齐王田广做成了卤煮。
郦食其这个人,是位辩才,属于能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权贵之间的人。这种人,在先秦时期,被称为“纵横家”。不过,秦灭六国后,郦食其没了饭碗,做起了个贫困潦倒的“儒生”。
秦末农民大起义,郦食其觉得自己应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于是又跑出来寻找大树,想当一名“食客”。结果,陈胜吴广很快失败,各路义军也是忙着招兵买马,根本瞧不上这个糟老头。
后来,郦食其听说了汉王刘邦的事迹,觉得这人能成点事儿,便再次毛遂自荐。不得不说,这老头着实有些门道,三眼两语间,就把最看不起书生的刘邦给说服了。
投靠刘邦之后,郦食其也算是屡次立功。一直帮刘邦出谋划策,成了汉王手下最为得力的“外交官”,四处游说,颇有苏秦、张仪之风。
随着刘邦势力的不断发展,先后收服战胜了不少诸侯,很快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齐王田广,并准备命韩信率重兵征讨。
就在汉王军队厉兵秣马之际,郦食其再次站了出来,声称自己可以劝服田广,不至于大动干戈。不死人、不花钱,就能收服一方诸侯,这样的美事儿,刘邦会不心动么?
于是郦食其受命前去劝降齐王田广。说来也邪门,雄踞一方的田广虽然无力与汉王刘邦抗衡,但毕竟也是当世枭雄。可郦食其三言两语,便让其答应投降了。
此时,郦食其成了田广的座上客,也陶醉于自己的旷世奇功中无法自拔。可消息传到韩信耳中后,画风便立马变了。韩信闻听郦食其劝降了田广,于是马上兴兵征讨,乘势战领了齐国,自封为齐王。
韩信此举显然具有争功的嫌疑,但当时刘邦倚重韩信,却也只能强压怒火,不仅没有责罚韩信,还重重封赏了他,也承认了韩信的齐王身份。
韩信出兵,虽然大胜,但倒霉的可就是郦食其了。
原本齐王田广已经答应投降,并放松了警惕,正忙着好好拉拢招待郦食其。可是,韩信突然出兵,并很快兵临城下。试想,郦食其能有好下场么?盛怒之下的田广,命人将郦食其投入鼎中,给烹了。
就这样,一代名嘴郦食其,原本还沉醉于当上开国元勋的迷梦中,转眼间成了别人锅中的卤煮,也算是倒霉透顶了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背弃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背弃历史人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