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是哪里的
芷江县属于湖南省怀化市。怀化市,别称“鹤城”,古称“鹤州”“五溪”,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怀化市境内山丘重叠,峰峦起伏,地形复杂。地貌轮廓自西南向北倾斜,呈一狭长地带。东南部雪峰山脉成弧形盘踞,西北部为武陵山脉所绵延,中间丘岗起伏,形成若干盆地。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缘,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9镇9乡,总人口38.2万。芷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建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芷江侗族自治县,隶属湖南省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中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东邻中方县、鹤城区,南接洪江市、会同县及贵州省天柱县,西连新晃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万山区,北界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铜仁市,总面积2099平方公里。2021年,芷江县户籍人口37.22万人。常住人口30.73万人。
芷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县城所在地芷江镇六度为州府治所在地。1945年8月,中国抗战胜利洽降在芷江举行,芷江因此声名远播,成为抗战历史名城。芷江有国家4A级景点—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侗乡风雨桥—龙津风雨桥,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万和楼,还有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道坑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
属于湖南省怀化市。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紧邻新晃县与贵州省交界,也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西边,东接怀化市鹤城区及市本级政府,西接新晃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明的和平城,具有享有世界闻名的第一大风雨桥,内陆第一大妈祖庙,著名的芷江飞机场以及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
芷江受降的意义
芷江受降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事件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是芷江受降的一些主要意义:
1. 芷江受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宣告日本侵华战争在这一天正式结束。这意味着中国人民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终于取得了最终胜利,保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 芷江受降纪念馆代表着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的决心。这表明中国人民在抗战胜利后,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坚定信心和对和平的追求。
3. 芷江受降纪念馆是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建筑没有花团锦簇的单纯的喜庆,而是一个高耸的白色“血”字造型,象征着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用3500多万同胞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4. 芷江受降纪念馆成为了中国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成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勿忘国耻的重要场所。
综上所述,芷江受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象征。
怀化芷江受降纪念坊的由来是因为什么历史事件
余生必去的大湘西小镇——怀化芷江
行者无疆,可沙漠骆驼,可扬帆海角,可乘风翱翔,即便境遇马航Mh270或波音737MAX8也毫不反顾。余生要去的地方很多,但怀化芷江——这个深隐在雪峰山深处湘西小镇,是必去的一个。
这里有一座“血”字型纪念坊,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等军政要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中国政府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史称“芷江受降”,这个湘西小镇,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聚焦点而举世闻名。因此,1946年2月建立芷江受降纪念坊,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
抗战是芷江历史文化核心。1936年7月至1945年9月,芷江境内驻军云集,各种军队及大小军事单位多达220个。其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所辖的5个,军政部所辖的28个,后勤部所辖的15个,空军指挥部所辖的33个,宪兵总部所辖的28个,西南联勤总部所辖的12个,军事院校3所,军队医院、荣军教养院8所,第六战区3个,第一集团军所辖的5个,苏联援华航空队1个,美军13个,其他中央军、地方军连营以上单位66个。这里有盟军远东最大的前进机场——芷江机场,是抗日战争最后一战“雪峰山会战”我方司令部驻地。
湘西神秘文化是芷江的文化记忆,一生致力于传播湘西朴野自然之美的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年轻时在此住个家,当个兵。民国总理熊希龄在此读书,建有“熊公馆”(已无存)。这里历代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这个小镇的交通很牛逼,有高铁、有机场,有高速公路,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可以傲。
这里是怀化生态美的典型代表,怀化——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这里还是美食家和吃货的目标地,“芷江鸭”和“芷江酸萝卜”也是余生必吃的湘西味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芷江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芷江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