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薛丁山这个人吗

没有!

在历史上,薛仁贵有一个儿子,名叫薛讷,不叫薛丁山。薛讷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回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唐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

历史上,是没有薛丁山这个人的。

历史上没有薛丁山这个人。但是有他的原型人物。

薛丁山(649—720),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氏,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后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兄长逼退父亲,自己登基做皇帝。在他登基之前,担任的是尚书令一职,做了皇帝之后,这个职位也就空了出来,谁也不敢做。后来,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站出来力挽狂澜,使得战乱得到平定。

郭子仪对于唐朝的贡献很大,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评价。有一次郭子仪的儿子与升平公主吵架,他气愤的说“你牛气什么,不就是有一个做皇帝的爹吗?我爹还不喜欢做呢”。气的公主回宫告状,李世民不仅没有降罪给郭子仪儿子,反而对女儿说:“他说的很对,如果郭子仪想做皇帝,就没有今天的李家”。

历史上真有薛丁山这个人吗 - 华夏历史

这足以说明唐太宗对于郭子仪贡献的认可,有了功劳就得进行封赏。唐太宗将尚书令一职交给郭子仪,可是对方却不接受。无奈之下,唐太宗命令五百名骑兵护送他去就职,可是郭子仪就是不接受。他说皇帝做过尚书令,李适是皇太子,有过功劳,才能够担任这个官职。自己怎能因为平定战乱而贪功呢?

郭子仪说的也对,皇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不需要避嫌。可是作为臣子却不同,谁能有胆量做皇上做过的官呢?就有那么一个人,不是皇子,却觊觎尚书令的位置,下场特别凄惨。

他就是王行瑜,是唐昭宗时期有权势的将领,逼迫皇帝将西门君遂以及宰相杀掉。当时的皇帝很差劲,为了拉拢王行瑜,送了一道丹书铁券。可是王行瑜依然不满足,想做尚书令。

可是这件事情被其他大臣知道了,纷纷表示反对。曾经,太宗做过尚书令,做了皇帝之后,不敢将此职位交给大臣。当时只有郭子仪立过大功,想让他做尚书令。可是人家一直在避嫌,不敢做。王行瑜没有什么功劳,怎敢做这个职位呢?

于是,皇帝拒绝了王行瑜的要求,气的他直接带兵打进长安,杀掉宰相,废除皇帝拥立新帝。不过他也没有猖狂太久,当李克用进入京城勤王时,将王行瑜打败。事情败露之后,王行瑜立即逃跑,却在逃跑的路上命丧黄泉。

王行瑜太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自己才是最厉害的。却没有郭子仪的智慧,对于不属于自己的权势很热衷,不是明摆着作死吗?

说到谁是中华千古第一奇人,唐朝名将郭子仪就是啦!郭子仪做中书令二十余年:权倾天下,而朝廷不妒忌;功盖当朝,有再造大唐的功劳,而皇帝不猜疑;享尽荣华富贵,最后得以善终,可以说郭子仪是一代传奇人物了。

郭子仪出生一个士大夫的家庭,因为家道中落,因此郭子仪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参加了当时武则天举行的武举考试,竟然最后夺得了武状元第一名。成为武状元,郭子仪以左卫长史的身份在单于都护府任职,经过努力,最后成为了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安史之乱是郭子仪的命运转折点。安禄山暴乱的初期河东道北部,对北都太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时候的唐朝政府才想起被闲置多年的郭子仪,于是任命他为朔方节度使,全力解除安禄山对太原的威胁。郭子仪运用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深入河北,稳定了天下之势,又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河东,郭子仪收复了河东后准备收复河北,刚好当时颜真卿兄弟在河北常山郡起兵反抗安禄山,一时间河北十七个郡县响应,形势大好。郭子仪抓住了这个时机,重创了安史叛军,声威震天啊!

郭子仪准备完全剿灭叛军的时候,唐肃宗听信馋言,命令郭子仪停止进攻。郭子仪停止了进攻后,安史叛军得以喘息。而唐肃宗还派出了太监监军,太监胡乱指挥,造成唐军重大损失。郭子仪忍辱负重,最后还是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京,接着和李光弼合作,彻底剿灭了安史叛军,恢复了大唐天下,可以说郭子仪对唐朝有再造之功。

郭子仪立下了大功,功高盖主,唐代宗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郭子仪没有怨言坦然接受。公元765年吐蕃和回纥联手入侵大唐,唐代宗再度派郭子仪出兵,当时的郭子仪手下的兵没有多少,几千士兵加上两千匹马,但是郭子仪却毫无惧色。当唐军和回纥对阵的时候,所有的唐军将领不敢前进,而年龄68岁的郭子仪一个老头子却单骑进入回纥的大营,凭借着自己的威望,说服了回纥的大王,联合唐军反过来联手打吐蕃,最后吐蕃大败,退兵了,郭子仪再一次的拯救了大唐。

郭子仪后半生受尽恩宠,享受着荣华富贵,85岁才去世,真是高寿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蓝田县历史人物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蓝田县历史人物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真有薛丁山这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