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过年要祭拜祖先吗

祖宗遗训: 朝夕莫忘亲命语,。 晨昏须荐祖宗香。

我是山东省梁山县。我们县有这个风俗,逢年三十下午上家庙拜祖请祖父毌临家过年会聚,发码子放鞭炮后,再去上坟请父毌祖爷回家过年,夜间聚朋会友,初一早晨五点时上门与长辈拜年。十分敬重老人长者,从初一到初十见长辈必行拜年之礼,在这十天中走亲串友,联系感情。初十后各奔东西岗位。

~~

      祭祖追思小议

            半响地

        记得2016年清明节回老家慈化祭祖,独自行至慈化寺、观音阁两处的佛堂大殿朝拜。一时兴起慎终追远,当想起小时候,每逢过年、清明、重阳节、中元节等节日,外婆就会牵着我的小手,提着祭品前来敬神敬佛,顶礼朝拜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当即赋诗予以追思,诗曰:

佛临天下大慈化

立寺江南八百年

观音坐莲观红尘

普度众生善为先

幼时外婆牵余手

顶礼朝拜几流连

故人驾鹤西去了

清明涕泪思从前

        祭祖,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承传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人讲的是慎终追远。讲的是你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过节不能忘记祭拜祖先,同时也要祭祀天地神灵。在我们家乡江西宜春袁州慈化当地的主要祭祖习俗和各地大致一样,在本家祠堂或家中祖先牌位前供奉祭品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由家中长者主祭,烧三柱香,三叩九拜,祈求丰收,烧纸鸣炮。同时,家中长者携年幼子孙前去附近佛堂庙宇祭祀天地神灵。

2019.1.26于宜春

要啊,先去寺庙拜,然后宗庙,最后家庙祖先,要走很多地方。还有游神呢,游神就是去寺庙里把佛像抬出来去各存逛,在各村会停一个小时,给大家参拜,放鞭炮、烟花之类的,非常热闹。

为什么广东有些地方有冬(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东施效颦的原理!本来就不属于广东百越的传统节日,而是对北方华夏文化的一种羡慕和模仿。

过年、二十四节气……这些传统风俗都是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的节日,属于华夏文化的发源,华夏文明文化的智慧结晶

广东属于百越中的边陲,五岭阻隔,虽然由于华夏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到百越之地,甚至老挝、越南、泰国等都受到了华夏文化的辐射,但难免被本地百越落后文化所“侵染”的不伦不类。

古代越南是我国的交趾郡县,秦征百越以来一直属于我国的疆域范围。

客家三酿是哪三样 - 华夏历史

本来华夏端午节的粽子传统,百越之地能都挪到元宵节和春节。华夏春节贴春联用红色纸,越南那边都能改造成白纸黑字……

广东的这个习俗,我想还是跟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关。每年冬至前后家家户户包汤圆,祭拜祖先,期盼家人团团圆圆,家族兴旺发达。

广东是我们较早进入海外贸易的省份,当地人解放前甚至更早就远涉南阳,为了生活拔山涉水不辞辛劳,一年甚至几年不归,家中老母盼啊盼,盼来了白发苍苍。在外兴旺发达的回家祭拜祖先,不发达的有的就干脆在南阳不归了。家乡的老母期盼团圆,年轻的媳妇熬成婆,希望丈夫早日回来。种种心切的表达,只有化作冬至的祭拜,来抹平生活的无奈和艰辛!不像现在我们,手机一拿,有电话,有微信,有视频,什么都OK了,体会不到前人的难处。日积月累,承传下来,形成了现在的风俗。广东是有名的侨乡!如断了线的风筝,身在异乡,可心系家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客家的习俗三茶五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客家的习俗三茶五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客家三酿是哪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