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转折点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一个从史前一直发展到现代的国家。他的文明辉煌灿烂,中间没有中断。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键的转折点都决定了中国未来的走向。中国历史上第一转折点一战国时期。众所周知,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铁器的发展,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国家形态上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滴解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对外扩张。为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在的话上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个时期所产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各大流派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1840年发生什么历史性大转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定《中英南京条约》。与随后签定的《中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起构成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基石。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标志着中国由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列强欺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840年发生了著名的鸦片战争。英国于保护贸易自由为名侵入我国。清王朝的统治遭到了沉重打击。也看到了与外国的巨大差距。一,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试图挽大厦之将倾。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历史上有哪些靠运气逆转危急形式或者取得重大成功的事例

二战转折——莫斯科保卫战

苏联红军经过11月底-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联红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

仅1941年11月16日到12月5日这段时间内,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

能取得如此战果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是绝对无法忽视的。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

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既没有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

11月上旬入冬,虽然道路能够使用,但德军的冬季装备不足,由于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而苏联红军则士气高涨。

对莫斯科的苏联红军而言,情形则恰好相反。来自西伯利亚的苏联红军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有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他们的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有足够的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用来防寒

最终苏联红军以巨大人员损失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别廖夫等一系列地区与城市。

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低落,在冬季战局中,35名高级将领,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被停职、博克元帅被取消中央集团军总司令的头衔,由克鲁格取代,霍普纳被开除军籍,剥夺身穿军装和领取养老金的权利,古德里安上将被停职,直到1943年2月重返部队,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或停职。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这些人员的损失不可估量。!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转折点 - 华夏历史

中国历史转折第一次飞跃

中国的两次飞跃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历史人物的转折点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历史人物的转折点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