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为什么称呼别人时要称字,和自称时,却称名

我们所说的名字,姓名,在古代分为,姓、名、字。

姓为族姓,这个大家都知道。

名,一般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称呼,算是谦称呼。在古代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所以一般都不会叫人家的名。

字,称呼别人时,称字,是对人的恭称,表示尊敬,亲切。但是自己不能这么称呼。

所以,不只是三国里面人家称字,即使到了民国时期也是这么称呼的。

中国现在南方很多宗族观念强的一些家族,族谱上记录的,每个人都有字。不过现在取表字,就没有过去那么严肃了,通常按辈分来,比如一个叫张三的人,姓张,名三,但他是二字辈的,可能他的族谱上就这么记载,XX公(

张家祖宗尊称)第N代孙张三,字二蛋……。

历史长河里,有哪些人被“神化”

如果你是一个无神论者,那么这个名单非常好列,各大宗教的教主等都是被过度神话的,如耶稣、释迦摩尼、++++……

举个例子来说,耶稣这个不是被神化而是变成了神,实际上耶稣观点看不出太先进的地方,宗教组织也没有搞出什么规模就死了,其实天主教能够成功大部分工作都是弟子圣保罗搞的。而且很多宗教的建立和稳固都是建立在流血牺牲上,这在道义上是很难讲通的。

历史人物自称什么 - 华夏历史

谢邀。

想了想,大致有以下几类人,为了服务封建统治而被神化。

第一类,帝王本人。“天子万寿无疆”,口含天宪,代天行事,怎么不是神?这些开国皇帝无论是屌丝还是官二代,个个出生时“赤光满室”,“异香累月”,生来就是拯救世界的主,最离谱的是汉高祖刘邦,干脆编造了一条龙跟他妈睡了觉,被司马迁如实写进了《史记》里,刘太公就此被绿两千年,后来刘邦又认了赤帝做爹,真不知他爹看到这货作何感想。

到了开国皇帝以后的皇二代,皇三代,没有机缘再认皇帝以外的爹了,又是“梦神人授以大圭”,“梦日入怀”,种种玄幻情节,就从中国历代史官开始创作。写神话,就此成了统治阶级愚弄老百姓的手段。

第二类,对帝王巩固统治有用的人。例如汉朝义勇武安王关羽关二爷,明万历年间,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君”,万历四十二年,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德宗光绪五年,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后来,关二爷干脆成了招财进宝的关圣大帝,到今天为止,不少公司神龛上还供着。

除了关二爷,当然还有孔圣人,亚圣孟子,那都是因为历代崇奉儒家的意识形态需要,笼络千千万万的读书人。

第三类,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自我神化的。神化自己,不是你帝王家的专利,张角领导黄巾起义,就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元末的韩林儿领导力当时的农民起义,口号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明清时期的白莲教起义,也假托弥勒降世,这是利用弥勒降世拯救世人的说法在民间广泛传播的情况发动民众,证明自己的正当性。

古往今来5000历史,在这段长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惊鬼神动天地的历史人物。甚至很多人把故事的主角当成神一般的存在。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正是《三国演义》的成就,从而使得二位历史人物被严重神化。

NO1,关羽,字云长。

历史上的关羽是“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关羽者猛将也,但勇不能比肩战国秦国战神白起,智不能比肩汉室开国大将韩信,大意失荆州,便开启了蜀汉的灭亡之路。

而通过罗先生对关羽:“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 刮骨疗伤”等描写,在关羽死后的数千年中,便慢慢走上神堂,化身武候,武财神受万民景仰、跪拜。

N0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

水镜先生曾日:“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把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但也不得不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也是非常成功的,直到现在不是也常常听人们说到: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嘛。

结束语:本文拙见只是作者个人观点,码字不易,不好勿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自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自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人物自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