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篡位的人多了,为何单单王莽蒙受污名
个人认为他在历史上比较尴尬的地方在于他以极高的呼声篡汉建立自己的王朝,但是王朝却只坚持了15年就覆灭这一方面吧。其实在历史上篡权的皇帝也有,像是宋太祖,皇位坐得也还可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像王莽这么差,而用现在的角度去看王莽当时的一切行为,又觉得也不是不能理解,所以只能说一个词语来表述,就是不合时宜。
其实在我看来,王莽的野心并不只是逆袭上位,他要的是一个更为广大的理想和国家,他认为只有自己坐上皇位,掌握朝政,才能让这个国家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发展,他要成为的不仅是一个君主,更是一个圣贤,而且他从来都不曾认为自己有错,即使是最后,他也是选择做高傲的亡国之君。
有人说王莽的一生是传奇的,还有人说他像是一个穿越者,这些言论我都认同,因为在我看来他也是这样的,他确实是传奇的,能够从一无所有到最高统治者,这没有开挂估计都很难做到,而说他像穿越者也确实是的,他在建立王朝之后,执意要用一千多年前西周的制度,而他的后来的那些改革也被后来人认为是多年以后改革的先驱。
不过王莽最终还是失败了,也可以说他的失败是注定的,他是成于儒家思想,败于儒家思想,但是却不能怪罪于儒家思想,当时的王莽败了,但是儒家思想却在后来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不断的衍化,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为了君主专制的不二选择,只是可惜王莽了。
首先,王莽就是篡位了,又没有冤枉他,谈什么“蒙受污名”?其次,王莽之所以被屡屡提起,因为他是篡位当皇帝的鼻祖,甚至开创了篡位的标准模式,是“始作俑者”。另外,总有人对王莽莫名其妙的崇拜,好像他做了多少贡献一样。其实,王莽是有很多改革,但结果真的是一塌糊涂,民不聊生,留下骂名一点都不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称皇帝,所以之前的篡位最多只是篡王位,而秦灭后楚汉相争,都是真刀++打出来的。汉朝得天下后一直到西汉末年,才迎来第一个篡位称帝的人,也就是王莽。王莽篡位的模式非常标准、完备,所以成了后世权臣篡位的“榜样”。
第一步,王莽篡位得益于自己的身份,外戚。他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家族势力显赫。以这层关系,王莽轻松做官。第二步,博取名声,收揽人心。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诗“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王莽以礼贤下士、仗义疏财的形象,在一众贵族子弟中脱颖而出,从而接任最高官职大司马,也是夙夜忧劳,克勤克俭。后来汉哀帝继位,王莽失官其间,还逼令犯罪的儿子自尽,搏得一片美名。第三步,掌握兵权。复任大司马后,王莽掌握了内外兵权,尤其是禁军的兵权,从此,皇帝只能是他手中的棋子。第四步,获得超常规的高官爵。汉朝宗室成员可封王,其余臣子最高封侯,王莽却获得“安汉公”爵位,成为西汉仅有的公爵。官职上他还成为凌驾于三公之上的太傅,进而加号“宰衡”,最后又加九锡,权力地位无以复加。第五步,巩固外戚身份。王莽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自己成为国丈,进可攻退可守。第六步,废立新君,平帝死后为防止年长君主继位自己不能掌权,而立了两岁的孺子婴为太子,自己担任“假皇帝”。第七步,禅让。一切就绪,就导演一场禅让的戏,让孺子婴禅让皇位给自己,做了真皇帝。
王莽这一套,后来成为曹氏篡汉、司马氏篡魏,乃至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标准版本。一个个野心家、阴谋家仿照王莽的模式,如曹操进位魏公、魏王,加九锡,司马昭进位晋王,加号“大丞相”等等等等。或许不是第一代,但最终都是导演一出禅让的好戏,从容称帝。王莽为这些人树立了一个教科书般的榜样。所以,当历朝历代对篡位者深恶痛绝时,能不把这个始作俑者拉出来痛斥一顿吗?
再说王莽称帝之后的行为。我们说隋文帝杨坚声望不错。虽然他也是篡位,但人家统一了乱世啊。你看看王莽干了什么?对,他一直在改革,问题是百姓生活好了吗?就拿货币改革来说,八年间四次改革,老百姓刚刚被收走了老的货币,还没弄懂新的货币怎么用的,新的货币就被废了,又有更新的货币。最后老百姓发现,一圈下来,自己手里一个钱都没有了。让人家怎么不造反?就拿著名的“一刀平五千”来说,王莽用两个小小的刀币,就要从官员、百姓手里换一斤黄金,这不是等于明抢吗?谁能干?因此,百姓怨声载道,绿林、赤眉军起义,推翻王莽,他自己也身首异处,千刀万剐,只能说咎由自取。
所以,对当时他弄的天下大乱,百姓遭难;对后世他给阴谋家野心家树立了榜样。你又怎么能让人不骂他呢?
历史上篡位的人是不仅是王莽一个人,如果说怎么就王莽一个人蒙受污名这句话是缺乏考量的,这个要取决于人们对历史阶段的熟悉程度和某个阶段的宣传有关。让人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就象一说到奸臣人们马上和秦桧挂上了钩,难道中国的历朝历代就秦桧是奸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也没必要把历史人物过分分解剖析。
历史上类似“舜禹之事,吾知之矣”的言论还有什么
首先得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三国时期魏文帝在南郊接受汉家禅让后说的,大概意思就是,舜帝,大禹禅让的事情我今天算是知道了。
这句话其实有两层意思正反都能说,其一,舜帝,大禹禅让的盛大状况我已知道了。其二,舜帝,大禹禅让里面的那点事我已经知道了。大家知道魏文帝的登基是建立在汉献帝孱弱无力,武力屈从的基础上,也许曹丕的意思就是说:以前还觉得舜帝,大禹禅让很高尚,今天我登基一看,还不就那么回事?禅让大多都是不得不禅让,是硬实力的失败才会导致的结果。
这种言论放在现在可以举一个例子,某人乍富,去做慈善,做完之后说一句:原来有钱人做慈善是这个样子啊,我今天算是知道了!个中滋味您慢慢体会。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可笑的言论
晋惠帝司马衷听说民间发生饥荒,赤地千里村落为墟,人民皆以树皮草根为食,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他诧异地说:他们如此饥饿,为什么不吃肉饼喝粥呢?其实这也不怪他,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少年君主,对人民真实的生活情况是毫不了解!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韩馥一句话,潘凤成了三国中的笑话。
老妖下面讲的例子,虽然没有这么大反差,但是细想想也颇为搞笑。
先来两个现代版本的搞笑言论
1.秋明毛裤厂
不知道哪一年起,网络忽然兴起秋裤阴谋论。
秋裤的发明是苏联人担心中国人未来有一天抢夺西伯利亚等远东领土,所以要减弱中国人的抗寒能力。
于是一位苏联遗传学家建议斯大林冠以减少感冒受寒名义给中国与北朝鲜援助秋裤。从而在基因上降低抗寒能力。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与北朝鲜穿秋裤。
因为这些秋裤最初是在秋明州的工厂生产,所以称为“秋明毛裤”,后来大部分人简称“秋裤”而忘了最早的名字
吓死宝宝了,不过加拿大人弗兰克·斯坦菲尔德估计要从棺材爬出来起诉苏联这位遗传学家的侵犯发明专利了。
1.种花家是世界上唯一保有氢弹的国家
网上曾经一度盛传,中国氢弹是于敏构型,保养成本低,所以持有世界上最后几十枚氢弹,美俄英法因为维修成本高,所以都退役了。
所以美国w88 w76等4000多枚核弹头,因为称呼是核弹就不是氢弹了么?
2.20分钟国王路易十九:让我再统治一小时
路易十九的国王是捡来的,而且只当了20分钟。
法国七月革命爆发后,查理十世退位,于是路易十九自动成为国王。
而路易十九要签署退位诏书等文件需要20分钟,所以路易十九就当了20分钟皇帝。因此路易十九一边哭一边请求革命者:让我再统治一小时吧。
想昏庸奢侈,都没机会。
3.南汉后主刘鋹:让我做亡国之君的老大吧
话说当年北宋准备伐北汉,在长春殿宴请潘美等人,南汉后主刘鋹,前吴越王钱俶等亡国君都参加。
刘鋹说:朝廷威灵远播,四方僭号窃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刘继元又将到达,臣率先来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为各国投降君主老大。
不得不说刘鋹这个马屁拍的着实到位,惹得宋太宗大笑。靠着这拍马屁的功夫,刘鋹虽然当皇帝时荒唐,但晚年居然活的很好。
堪比刘阿斗的“乐不思蜀”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那闯王吃什么。
闯王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南征北战,终于打进了北京城,为了获得老百姓好感,降低对方战斗力,传出了“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童谣。
中国是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国之根本,皇粮国税老百姓交了几千年,突然听说这个闯王,不让来百姓交公粮,真是喜大普奔,淳朴的老百姓就信了,欢迎闯王进京。可是闯王来了进京几天,老百姓就发现不是这回事啊。
一个新崛起的统治者,领着几十万军队,农业社会他不收公粮,他吃什么,他的部队吃什么。他和他的部队,不但要吃饭,而且要比你吃得好,征粮是文明的,不直接抢你就是好的。所谓大军所到之处,必然寸草不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
历史上袁世凯是骂声不断、名声不好吗?为什么
其实我们后人对著名的历史人物总是比较宽容的,一般我们都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帝王、王侯将相一类人物。比如曹操、李世民,朱棣等他们虽然在道德方面可能都有污点,但是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都有一定的贡献,所以我们对他们评价一般都是正面居多。
但是,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袁世凯的名声不好,总是被骂?我的回答是,袁世凯不光在道德上有污点,在国家大义面前也不能坚定立场,攫取到国家最大权利后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而且使国家越来越混乱。所以,袁世凯总是被骂。
道德方面: 袁世凯是个典型的投机主意者,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康有为他们都以为袁世凯是个可靠的盟友,他表现也很可靠,但是在最紧要的关头他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致使维新运动功败垂成。所以说,在道德方面袁世凯不守信用,有道德污点。
攫取国家最高权利: 袁世凯为了当总统给革命党和清政府两头施压,最终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是又不想分权,派人刺杀著名国民党人宋教仁。
出卖国家利益: 为了获得日本人的支持,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
倒行逆施,恢复帝制: 袁世凯不仅想当总统,还想当皇帝,从他当上总统的那天起,他就谋划着恢复帝制,他解散国会,刺杀宋教仁,软禁蔡锷,出卖国家利益等都是为了称帝。最终,他称帝了。但是,因为称帝他被所有人抛弃,离死也就不远了。
“天做孽,犹可存,自做孽,不可活”袁世凯就这样把自己作死,他没有干过什么好事,所以受骂也是应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言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言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