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教育子女成才的人物或故事
今天我在这里说的这个人物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王淑贞,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以及严格的家风家教,将自己13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博士的故事。
这个妇女名字叫王淑贞,1897年生于江苏南通县如皋镇,她在那个时代算是一位知识女性,上过女子中学,写得一手好的文章,还很喜欢古典诗词和音乐。
19岁那年,王淑贞嫁给了李浩民,李浩民家境优良,有相关产业,可以说日子过得非常富足,从此王淑贞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夫妻二人十分恩爱,王淑贞为李家一共生了8个女儿5个儿子,一共13个孩子。
王淑贞老人与儿子李昌钰
李浩民经营粮行,王淑贞操持家务,如果一直这样,他们的日子会幸福长久,但是生活就是多变的,1948年,李家举家迁往台湾,1949年春节前,李浩民在苏南买了一批鱼苗,乘太平轮运往台湾,但船遭遇海难,李浩民不幸遇难,时年50多岁。
噩耗很快传到台湾的家里,王淑贞不死心,她雇用飞机到失事海域搜寻,最终也没有什么结果。“太平轮”事件后,李家任财两空,自此李家开始衰落。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并没有打败王淑贞,擦干眼泪,王淑贞自己一个人将这个价支撑了起来。
王淑贞老人
虽然目前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但是王淑贞有一个坚定的理念,那就是一定要将自己13个孩子培养成为人才,即便家里揭不开锅,也要砸锅卖铁坚持把孩子们送去上学念书。为供养13个孩子吃喝上学,王淑贞使出浑身解数,从以前的“大家闺秀”、“全职太太”到“帮佣”、“下人”。在富人家里带孩子、洗衣做饭、家教音乐,只要能够靠一双手挣到钱的活儿,她都没日没夜地做。
而且王淑贞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格,经常教育他们要: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因为这种乐于助人的性格,在孩子们的记忆中,母亲是属于家里吃完这顿没下顿还会把这顿米借给别人的人。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刻苦、坚强、善良。对于孩子出人头地方面,她显得有些苛刻不近人情。儿子李昌镐从警官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巡官,待遇工作都还不错,但是她却对儿子说:你还要继续往上读,硕士不够,还得把博士读出来。在李母这样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李家一门便诞生了13位博士,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对的奇迹。
女儿李小枫和儿子李昌钰陪伴母亲
子女们从事的行业各种各样,有科研工作者、设计师、商人、工程师、艺术家、广告师、证券工作者、IT精英等等。
李昌铨(男):上海商学院毕业,从商。
李昌铎(男):台湾农学院、美国纽约大学从事科学研究。
李昌钢(男):联合国非洲农耕顾问、美国环保水利工程师。
李昌云(女):台湾中央政校毕业、美国文具公司工作。
李昌珑(女):上海家政学校毕业、美国时装设计。
李小枫(女):台湾大学农化系、美国爱德华大学硕士、美国匹茨堡大学博士、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
李昌婗(女):台湾东吴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毕业、任美国柏林证券副总裁、美国石化公司总裁。
李昌霞(女):美国杜鲁大学毕业、美国保险公司电脑设计。
李昌萍(女):台湾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任法院法官。
李昌鑫(男):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任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
李昌珏(男):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康州警政署长、国际知名“神探”。
李昌如(女):+++防医学院毕业、从事护理工作。
李昌芷(女):台湾新闻学院、美国时装广告学院毕业、美国知名广告设计专家。
子女大部分都在美国,但她一直到62岁的时候才决定到美国长住,更为厉害的是,在这之前从未学过一个英文字母的老人,居然靠自学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了美国移民局的英语考试拿到了永久居留权。
老人于2003年3月6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孩子名字和历史人物重名可以上户口吗
对于孩子起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姓名登记条例(初稿)》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 2、违背民族良俗的; 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考虑到我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字、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 《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 1、已简化的繁体字; 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 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 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摘自《我国孩子起名不能随意用字》我认为给孩子起的名与共和国元首的名字相同是不被允许的。
跟王戎一样聪明的孩子有哪些
1.骆宾王做"咏鹅"诗的故事: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2.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就可以比得上一个成年人了。有一次,孙权送来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这时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象赶下船,再让船装载石头,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石头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3.诸葛恪得驴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了就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历史上有哪些母子相残的例子
历史上母子相残的例子并不太多,但也不少,要是从继母与子的角度来写,估计三天两夜的素材都找不尽,譬如说:舜与继母,卧冰求鲤的著名孝子王翔和继母,北魏冯太后和献文帝拓跋弘等。
直系血亲的母子相残故事虽不多,但其结果却是令人更加叹惋。
一,赵姬与嬴政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先是做投机商人吕不韦的小妾,怀孕两个月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缪毐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
缪毐甚至于酒后大骂众臣:“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乎?”母亲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暴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将其母赶出咸阳,并迁怒于吕不韦,罢免其相国之职,后又下诏命吕不韦“速徙蜀中,不得逗留”!
秦始皇一生都没立皇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其后期所实施的苛政,暴政使得秦三世而亡,而这其中不无有他母亲赵姬对他的影响。
二,北魏胡太后与孝明帝元诩
515年,宣武帝病死,年仅五岁的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贵为皇帝生母的胡太后,由后宫走到了前朝,垂帘听政。最初胡太后还算规矩,但很快就破坏制度,比如说她自称朕,群臣上书时称其为陛下,所下命令称为诏。胡太后执政期间,胡作非为,大肆铺张浪费,败坏朝野风气,另外胡太后私生活非常混乱。
随着年龄的增长,孝明帝也开始对母亲的行为表示不满,为了夺回大权,他给自己的岳父尔朱荣下达密诏,让其带兵入京勤王。
但没想到消息泄露,胡太后一不做二不休,与自己的情人郑俨、徐纥合谋,将自己的儿子害死。528年,年仅18岁的孝明帝元诩中毒身亡。为掩盖事实真相,胡太后立元诩的女儿为帝,几天后又宣布立3岁的元钊为帝。
消息传出,“天下愕然”。占据晋阳的尔朱荣闻讯后,借口追究孝明帝的死因,率兵南下。最后胡太后被尔朱荣扔进黄河,活活淹死。
只是为了一己私欲竟将自己的儿子活活毒死,在皇权争夺的路上,只要是有野心,有想法的皇亲贵胄大半也都会踏上这条血腥的绝情之路,譬如说接下来的武曌。
三,武则天与李显
武则天的三子李显(又名李哲)和四子李旦都先后做了皇帝,但不过都是武则天的傀儡。
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就吓得想自杀。
后中宗发起兵变,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
母亲废子登皇,儿子迫母禅位,这母子当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宝宝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宝宝历史人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