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物故事十篇简短

爱国人物: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

爱国人物二:华罗庚 在“七·七”事变后,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爱国人物三:詹天佑 著名工程师,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爱国人物四:郑成功 ++++

爱国人物五: 岳飞 “精忠报国”,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爱国人物六:张伯苓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

爱国人物七: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爱国人物八:冯如 自我研制出了中国的飞机,

爱国人物九:屈原 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爱国人物十: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

詹天佑外国内一无技术、二无资本、三无人才的艰难情况下,满怀爱过热情,受命修建了京张铁路。他不为个人功名的爱国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言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后来李清照为他写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上有哪些错失良机的著名例子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错失良机的例子是: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

爱国人物故事十篇简短 - 华夏历史

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国派出军队向宋国发起进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就从郑国撤退了,双方的军队在泓水乡相遇,楚军正在渡桥,这可谓是天降良机,宋襄公的手下也说趁楚军正在渡桥,现在发起进攻必然能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是宋襄公拒绝了。

等到楚军渡过桥后,宋襄公的手下又说,趁现在楚军刚度过桥,还没有摆好阵型,现在攻击胜算很大,但是宋襄公又拒绝了。所以最后宋襄公率领的泓水之战失败了,次年便郁郁而终。

华容道拦曹操见机稍晚

与《三国演义》不同,在历史上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皆在诸葛亮神机妙算之中不同,正史上确实刘备、孙权棋失一着,失去了彻底消灭曹操的有利时机。

据记载,曹操赤壁战败后,率领败军从华容道退军,当时,道路泥泞、天上大风,曹操只好命令孱弱的败兵,用草铺路而过。与《三国演义》记载不同的是,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不仅是被孙刘两方火烧战船,还有与北方士兵水土不服,染上瘟疫。可以想象,战败后的士兵身体虚弱,又要逃避孙刘追兵,很多都被人马践踏与泥泞之中,死得人很多。此时的曹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只要有这一支兵马,曹操必然束手就擒。因此,曹操在逃出华容道后,大喜,认为刘备错过了全歼自己的一次机会。

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果然,正如曹操所料,不久刘备就华容道放火,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曹操逃出并没有小说中那么曲折,孙刘两方也不是因为“夜观天象,操贼未合身亡。”留给关云长做个人情。实在是见机稍迟,错过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济南城除朱棣失之一线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先后打退了老将耿炳文、新锐李景隆,之后向南进攻,乘势包围作为江南屏障的重镇济南。此时镇守济南的布政使铁铉。

济南城池坚固,上下一心,燕军久攻不克。于是,便修筑堤坝,拦截河水灌城。此举确实奏效,城中军民人心大恐。铁铉见此情景,决定用诈降之计,一定让燕军三日内撤兵。铁铉让人在城头大哭“济南急矣,亡无日矣”,然后撤去防守的器械,表示无心防守,又派人出城,向朱棣请求投降,并提出要朱棣“退师十里,单骑入城,臣等具壶浆以迎”。朱棣连破南军,此时不免有轻敌之意,再有目前毕竟南军势大,自己的反叛之师,有利于快胜,也急于夺取济南,就答应了铁铉要求。

第二天,朱棣骑着骏马徐徐进城,随行的只有护卫十余人。他们一行过了进入城门后,只听迎接的人高呼千岁。朱棣正在得意之时,却不想城门上突然掉下一块铁板,原来城上早有伏兵,只是等待朱棣进城,就放下铁板击杀朱棣,只是士兵慌乱之中,下手稍早,只将朱棣的坐骑给砸伤。朱棣大惊,慌忙换了一批马,逃出了城外。本来,城外桥下也有伏兵,等待朱棣进城,就断桥,截断他的后路。只是想不到朱棣见机太快,仓促之间,挽桥不断,竟然让朱棣从桥上逃走。

如此,南军失去了除掉朱棣的最有利的一次机会,虽然后来保住了济南城,但是由于后来不不失着,竟然让朱棣进入了南京,成为了靖难之役的胜者。

上源驿李克用侥幸逃生

朱温和李克用是五代时期的双雄,但又是仇敌,谁也奈何不了对方。两家结仇,还要从上源驿说起。

当时,李克用率兵追击黄巢败兵,到达朱温的汴州,人困马乏,就在汴州城外安营扎寨进行休整。朱温听闻李克用就在城外,坚持请李克用进入城内,并在上源驿设酒款待,“声乐、饌具皆精美”,而且“礼貌颇恭”。但是李克用却瞧不起朱温,在言语上多有冒犯,这让朱温心里愤愤不平,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要将李克用处之而后快。

在酒宴结束的时候,就连李克用的随从都已经醉倒。朱温暗中命令宣武将军杨彦洪,堵塞道路,派军攻打上源驿。虽然外面喊声动天,但是大醉的李克用却不省人事。他的亲兵只好用凉水浇醒他,然后告诉他实情。此时,李克用等人被包围在驿馆,朱温于是放火想要把他们烧死在里面。碰巧的是当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天地昏暗,在亲兵的保护下,李克用乘着闪电,突破包围,来到汴州城投,“缒城得出”,但他带得三百多人全部被朱温杀死。

如果不是天降大雨,李克用必然要被朱温杀死于上源驿。朱温见事情不成,便把责任全部推到杨彦洪身上,杀死了杨彦洪顶罪。只是事情真相,两家心知肚明,从此成为了世仇。后来,李克用临死之时,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叮嘱他一定要消灭朱温,为父报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卫国家的历史名人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卫国家的历史名人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爱国人物故事十篇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