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谁能力强

晚清四大名臣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先来说说曾国藩,谥曰文正。28岁考中进士,先后任翰林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军事上创立了威名赫赫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文学上有《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政治上倡导并发起了洋务运动。

再看看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是曾国藩的徒弟,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置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主要攻击就是收复新疆,建设并开发了新疆。另外有一说法说曾国藩之所以不敢黄袍加身,是因为左宗棠。

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操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 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外交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也是被人骂作卖国贼的主要原因。

还有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个人认为,曾国藩能力最强,它不仅文武双全,对后世影响极深,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李鸿章次之,但是国际上对李鸿章评价极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接下来是左宗棠,要不是他,新疆可能失去控制,最后是张之洞。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谁能力强 - 华夏历史

个人排名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曾国藩就不说了,没有他的湘军,清朝估计被太平军给推翻了。

李鸿章大清的裱糊匠,没有他,凭借自己的外交才能,延续腐败的清廷。

左宗棠收复新疆,千古功绩。

张之洞为政最大的亮点就要属汉阳铁厂了,但是这个还是李鸿章帮了他一把。

其实从4个人进入中央军机处的先后顺序及位置就能看到4个人的能力了

慈禧太后是很昏庸无能,但是是个政治好手,看人比较准。

题主好。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代表,这些人都对清朝有极大的贡献,虽然都有历史污点,但说不上谁更厉害,不相伯仲吧。

下面我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曾国藩: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

李鸿章: 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左宗棠: 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名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收复新疆。

张之洞: 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创办了自强学堂,创办汉阳铁厂。

从军事上讲,虽然曾国藩建立了湘军,李鸿章创立了淮军,但就我认为,李鸿章的军事指挥能力较高。太平天国起义时,清军节节败退,曾国藩多次被败,最后还是李鸿章,张之洞镇压了起义军。在捻军起义时,也是李鸿章剿灭了起义军。李鸿章一生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

从政治上讲,曾国藩是先驱者,在政治领导和审时度势上,曾国藩更是登峰造极。+++曾这样评价曾国藩“对于近人名人,唯独服气曾文正”,正是由于曾国藩所倡导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才有了近代工业的开端。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他修身自律,以德求官,礼治为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文化教育上讲,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湖北农务学堂,广雅书院等。曾国藩倡议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留美学生。

从外交上讲,李鸿章代表了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更是被日本首相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虽然这些远远不能概论这四个人的事迹,但综上所述,大致可以看出,这四个人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四人支撑了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这几十年的格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这四人无所谓谁更厉害,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专长,都为清廷的历史乃至世界的历史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四人各有所长,其中曾国藩的名声是最大的,他的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还有他的家书,如今十分盛行,确实有很多能教育大家的地方,他是清朝的中兴第一名臣。

而建功立业对国家对千秋万代影响最大的是左宗棠,他平定了新疆,并且力主在新疆建省设置巡抚及一应官吏,稳固了新疆的局势,可谓造福子孙万世。

李鸿章的办实务的能力是很强的,属于能屈能伸的人,而且甘愿背负骂名去签这个世上最难签的条约。

至于张之洞,这个一个极为务实的督抚大员,他创办了很多新型工厂,新式学堂,可以说培养了很多人才,甚至后来的汉阳造都用了很久。

这四个人,都是有才能有见识的高人,如果说谁的能力强,我认为左宗棠的能力更强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左宗棠分析问题看问题的能力很强,通过他独立平定陕甘回乱,再到平定新疆叛乱这一点上,当初李鸿章是反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李竟然认为新疆是不毛之地,李的看法是公开的而且还写了奏章给慈禧要放弃新疆不要出兵。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鸿章的见识是不如左宗棠,再有就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后来败于日军,北洋水师的训练还有炮弹战船的维护等日常工作,李都有些粗心,这并不能全怪罪到慈禧的头上,当初左宗棠打新疆,还是胡雪岩借的外国人的钱,李的北洋水师家底并不弱,何止于此?相比之下,同样没有钱,左宗棠用赫赫战功逼退了俄国人,而李的北洋水师却是在占优势的情况下败给了日军,用人不当和军队管理出了问题也反映了李的能力不如左宗棠。

至于曾国藩,曾国藩见识也是很强的,但是曾国藩不是全才,而左宗棠却是全能大才,曾国藩平生还是畏惧左宗棠的,如果不是因为有左宗棠,曾国藩当初也真有可能会在南京称帝,因为他知道左宗棠第一个就会反对他,而李鸿章未必会反对,另外曾国藩也没有信心能打败左宗棠。

左宗棠曾经给曾国藩出过几个计谋,曾没有采纳,后来曾国藩为此吃过几次亏,可见左宗棠的见识能力是很强的。

至于张之洞的实业,左宗棠也办了不少,从新疆的各方面治理上来说,左公如今虽已故去,但政绩尚存,如今新疆的稳定,左公居功至伟。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姓郭的有谁

1、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参与制定的《授时历》除了在天文数据上的进步之外,在计算方法方面也有重大的创造和革新。

郭守敬在创造的景符、仰仪等天文仪器中反复运用了++成象原理,这在中国光学史上也是比较突出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较高的光学知识应用能力。 

2、郭隗

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

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 ,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

3、郭子仪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剥夺实权。

郭子仪曾严令禁止军营内无故骑马。郭子仪的妻子南阳夫人的奶妈的儿子触犯禁令,被都虞候乱棍打死。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到他面前哭诉,指责都虞候骄横,郭子仪将他们斥退。

4、郭淮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郭淮出身于东汉太原郡名门,其族曾祖父郭遵,东汉兖州刺史,曾任守光禄大夫,奉命巡行天下。郭淮的祖父郭全是东汉大司农,父亲郭缊是东汉的雁门郡太守。

建安中期,郭淮因出身门阀之族,故被举为孝廉,始任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召郭淮署为门下贼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此后,郭淮长期在军中任职。

5、郭嵩焘

郭嵩焘,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郭嵩焘是近代洋务思想家,是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 郭嵩焘的一生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反映出方生与未死之际先行者的历史命运,考察历史,反顾来路,郭嵩焘是中国十九世纪末维新派的先声,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全盘西化论"的嚆矢。

郭朴(1511~1593年),字质夫,世称东野先生,河南安阳人,明代中期大臣,官至吏部尚书。

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礼部右侍郎,入直西苑,特加太子少保,擢吏部尚书。四十五年,任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隆庆元年,致仕。万历二十一,卒,享年八十三。赠太傅,谥文简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王奕欣、文祥等。

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等都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创立的。

洋务运动的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除此以外,还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制造厂等一系列军用工业生产厂。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1、爱新觉罗·奕欣

奕欣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政府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1865年,因受到慈禧的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1894年,重新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2、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3、曾国藩

1811年(生)—1872年(死),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对镇压太平天国军提倡“捕人要多,杀人要快”,因此曾国藩被太平天国军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

4、李鸿章

1823年(生)—1901年(死),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投靠曾国藩麾下当幕僚。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对于外国侵略,他不得已妥协退让,被认为是投降卖国。

5、张之洞

1837年(生)—1909年(死),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成进士,先后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1882年任山西巡抚。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力主与法决战,清廷授以两广总督之职,张捐银三千两奖给抗法将领刘永福,并奏请起用前广西提督冯子材督师。

咸丰历史十大名人

1. 是有的。
2. 是根据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成就和贡献来评选的。
这些名人可能是政治家、文化人物、军事将领等,他们在咸丰时期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谭嗣同、洪秀全、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您好,咸丰历史上的十大名人包括:

1. 曾国藩:清朝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奠基人之一。

2. 杨度:清朝时期的进步派政治家,主张变法,积极推动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3. 张之洞: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曾任湖北巡抚,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

4. 左宗棠:清朝时期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主持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被尊称为“湘军元帅”。

5. 翁同龢: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曾任湖南省学政,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

6. 严复:清朝末年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主张学习西方文化,被称为“洋务派始祖”。

7. 林则徐:清朝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化名臣,主持禁烟运动,积极推动现代化改革。

8. 郭嵩焘: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担任过湖南省学政,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9. 赵恒惕:清朝末年的军事将领,曾参与抵抗英法联军入侵,被尊称为“湘军将领”。

10. 袁世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曾任湖北总督,后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湘乡在古代出过什么名人

湘乡建县已2000多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三国蜀相蒋琬、元代文豪冯子振、湘军统帅曾国藩、力平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我军战将黄公略、陈赓、谭政、丁秋生,国际著名诗人萧三,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爱国将领宋希濂,著名报人成舍我,政治家李卓然,三次竞选法国总统的法籍华裔女士成之凡等都诞生在这里。一代伟人+++、新文化运动领导人蔡和森等曾在我市东山学校求学。新中国成立后又走出了+++、成思危、宋文汉、丁一平等一批新的领导人。

衡阳有哪些历史名人

1、蔡伦。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谷朗。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平定交趾即今越南的叛乱,维护吴国南疆稳定;

3、罗含。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山水散文的创作先驱;

4、王夫之。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5、彭玉麟。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湘军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湘军历史人物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谁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