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哪些历史典故
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
建立大宋的第二年七月九日晚,意气风发的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等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酒意正浓,赵匡胤示意旁边的卫士侍从退下。心中有心事的模样,叹了叹口气,说出心中的苦衷:“我要不是你们出力帮助我,我可做不了这个皇帝,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当我自己坐上皇帝后,才发现做皇帝不快乐,有说不完的苦衷,还不如像你们一样做个一方节度使快乐,整夜整夜都睡不着瞌睡。”这番话,让众将领听得是一头雾水,赶紧问这是为什么?赵匡胤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明眼人都知道,我这个皇帝位置谁不想做?”
这句话一说出,可把下面的将领吓出一身冷汗,连忙磕头说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继承大统,买时天命注定,谁还有异心?”
赵匡胤说道:“你们虽然没有异心,我也知道你们的忠心,但是如果我有一天你们的部下把皇袍披在你们的身上,你们会不心动?再说到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你们了!”
众将领知道被赵匡胤猜疑,弄不好会引火烧身,赵匡胤看出他们的惊恐,各个将领明白皇帝的想法,于是恳请皇帝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
赵匡胤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说道:“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不就是追求荣华富贵吗?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有个安定的生活吗?不如你们放弃手中的兵权,去赋闲田野,我与你们联姻,永结同心,上下安好,这样岂不是更好?”
各个大臣见皇帝讲得如此直白,也不敢说声不,已经到了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不如听从皇帝,落下个好的结局。
第二天,掌握兵权的将领纷纷辞职,告老还乡,赵匡胤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亲戚,结成亲家。就算留职朝廷,也是一些虚职,没有实权。
赵匡胤这招确实高明,兵不血刃,就解除了将领兵权,解除他们对朝廷的威胁,也杜绝了“皇袍加身”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北宋创造了一个安定的局面。但是,后来北方入侵,也形成了地方组装没有势力对抗的局面,万事都有利弊,就看当局者如何取舍。
烛影斧声----兄终弟及之谜
赵匡胤自己也有儿子,并且儿子智力正常,按理说他应该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的儿子赵德芳可以继承皇位,可偏偏出了差错,继承皇位的是自己的弟弟赵匡义。
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看透了皇家的争斗,后周政权是怎么落在赵匡胤手里的?不就是因为皇帝太小了,不能掌控朝局,更不能控制朝中有势力的将领。何不如将皇位传给弟弟,这样既能稳定朝局,又能把控国家局势。赵匡义百年之后,再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儿子,岂不更好?事实上,后来大家都知道,赵匡义并没有把皇位皇帝哥哥的儿子们,反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让人怀疑方面赵匡义得位的合法性。
公元976年,赵匡胤大病,召见自己的弟弟赵匡义,两哥弟在房间秘谈,至于说什么,至今没有定论。外面的人看见房间内烛影摇动,好像赵匡义离开座位,似乎在躲闪,又听到斧子敲打地面的声音。就在当晚,赵匡胤就驾崩了,皇后赶紧叫人去把赵德芳请来,就在此时,赵匡义赶来,似乎早就准备好,宋皇后见状,大吃一惊,赵匡义对她女子说道:“共保富贵,无忧也!”就这样,赵匡义继位,史称太宗皇帝。
直到北宋灭亡,赵匡义的后代也没有把皇位皇帝赵匡胤的子孙,直到南宋建立,宋高宗先后才是赵匡胤的后代,历史总是那么巧合,两哥弟的后代别掌控宋朝江山150余年。
相传,“顶牛”和俗语“一文钱憋死英雄好汉”,都与赵匡胤有关。
赵匡胤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一条盘龙棍总不离身。但他有武无德,不务正业,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经常聚众赌博。赵匡胤在这方面也是天赋异禀,经常是赢多输少。相传,民间赌博玩的“顶牛”就是他发明的,二十四张牌,其中一大半是两张重样的,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玩起来却是千变万化,奥妙无穷,还有“红帐”、“幺帐”、“五账”等说法计算输赢,足见发明者的才智。
不过,正如俗语所说:赌场没有常胜将军。这一天,赵匡胤早早地下了赌场,不料手气不佳,玩到中午,输得精光,只得灰溜溜地出了赌场来到野外散心。酷暑时节,骄阳似火,再加上心里烦躁,赵匡胤就觉得饥饿难耐,巡视左首,只见一圈篱笆墙内,一片西瓜泛着绿光格外诱人。赵匡胤见四周无人,将青龙棍往地上一点,纵身越过篱笆墙,看准一大西瓜,一拳砸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罢顿觉全身舒爽,站起来正要走,却见一老汉站在身旁,向他伸手道:“瓜吃完了?给钱吧。”
赵匡胤以为老汉要讹他,但他最不怕这个,于是把脖子一梗:“你要多少钱?”没想到那老汉不慌不忙地伸出一个手指头:“一文钱。”赵匡胤一听价,实在无由耍赖,奈何摸遍全身也无一文,只好捧起盘龙棍道:“老丈,今天手头不方便,就用此棍做抵押吧。”老汉接过盘龙棍叹道:“此棍在英雄手里,可以建功立业、定国安邦;但在你手中,却只能赌场上耍威风、瓜棚里做押头。可惜啊可惜!”说完,将盘龙棍还给赵匡胤,转身离去。
赵匡胤臊得无地自容,暗下决心洗心革面,干出一番壮士的事业。从此专心习文练武,再也不进赌场了,不久投军到了柴世宗帐下,凭着他的机智勇猛,屡建战功,一条盘龙棍,南征北战,东讨西杀,杀出了赫赫威名。
十年后赵匡胤做了开国皇帝,他感念当年看瓜老人的劝教之恩。派人寻访。然而时光流逝,老人已经过世。赵匡胤叹息不已,为老人修坟立碑。这段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一同流传的还有一条俗语:一文钱憋倒英雄汉。
赵匡胤的故事有很多,主要还是宋人的八卦男太多了,很多私人笔记留下来,宋朝的资料多的不得了。某就随便讲几个赵二胖的轶事。
【赵二胖】
香孩儿
赵二生在洛阳夹马营,他出生那天晚上,有神光照耀室内,生下来之后,整个夹马营都被香味弥漫,整整香了三天,所以人称香孩儿。
一个挑担俩天子
五代时期兵荒马乱的,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把二儿子三儿子用挑担挑着,兄弟俩前一个后一个坐在挑篮里,路上遇到陈抟,就是那个传说的神仙,睡仙,看到这娘仨,陈抟说:别说现在没有天子,天子都在挑担上坐着呢!
食莴苣的壮男
汴京有一个和尚,种了很多莴苣,有一天做梦,梦到他的莴苣被一条金龙吃了好几畦,和尚被惊醒了,认为必定有异人路过,出来等着,果然见到一个伟丈夫,和梦中一样,这个壮男吃了他的莴苣,和尚看壮男相貌凛然,因此请壮男入他的庵堂,殷勤款待,还叮嘱说:壮士一看都不是凡人,以后有了富贵可别忘了我。这个壮男就许诺:行,等哪天我得志了,一定给你修建一个大寺。
这个壮男就是赵匡胤,即位后命人找到这个和尚,还为他修建寺庙,赐名普安寺。到了南宋,孝宗赵昚即位前就曾封普安郡王。
耍诈去臣座
以前大臣朝见皇帝,都是有座的,但是赵匡胤给这个规矩改了,他让大臣站着,只有宰相范质,自管坐,某日,赵匡胤就耍诈,对范质说,他眼昏,让范质把奏章拿过去给他看,范质就起来送过去,回来了座位就撤掉了,总不能做地上吧,从此,大臣在皇帝面前就没座位了,只能站着,哪天皇帝高兴赏个座儿,都得诚惶诚恐的。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写出三个中外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写出三个中外历史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