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越南!
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整整十年人民勒紧裤腰带偿还欠苏联的武器债务(用于抗美援朝),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十多年人民勒紧裤腰带以全国之力支援越南解放南方的斗争,“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的大后方,六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要啥给啥。
1975年越南北方攻占西贡,南方解放,然后立即疯狂迫害几十万华裔华侨,在靠近中国边境的地方修建大量枪口对准中国的碉堡。
说一段五代后唐时期历史故事吧。
有一天,一个姓刘的乡下老头来到皇宫,说他有个闺女,多年前因为战乱,父女别离,多年来寻找无果,如今听说女儿做了皇妃,特来父女相认。皇宫的警卫士兵,听说是刘妃的父亲,急忙上报皇帝李存勖。李存勖听了也十分高兴。
刘妃是在战乱中,由大将袁建丰抢来的,袁建丰觉得这孩子聪明可爱,就把她送给老主晋王李克用,李克用的王妃曹氏,也很喜欢这个小女孩,就把她留在身边,令人教她唱歌跳舞,亲自教她吹笙,没想到,这女孩一教就会,而且天生丽质,十分讨人喜欢。有一次举行家宴,曹妃为了助兴,就把刘氏叫出来唱歌跳舞。
当时,李存勋也在场,刘氏那清脆婉转的歌喉,袅娜多姿的舞步,以及那姣艳俊美的面容,令他神魂颠倒,竟在大庭广众之下,目不转睛地盯着刘氏看。曹妃心领神会,就把刘氏送给儿子李存勖做妾。
李存勖当时已有一妻一妾,但是,得到刘氏之后,仍然如胶似漆。后来刘氏生了一个儿子,李存勖对这母子更是宠爱有加。当了皇帝之后,就封刘氏为贵妃。
刘氏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她父亲是个郎中,自小就带着她走街串巷,又当爹来又当娘。如今听说刘氏父亲找上门来了,李存勖也为刘氏高兴。为了慎重起见,他找来当年抢来刘氏的将军袁建丰,让他先去辨认一下。
袁建丰看到老头之后,第一眼就认出来了,当时士兵去抢孩子时,一个长着黄胡须的人拼命的争夺,士兵照着他头上就是一马鞭子,打得他鲜血直流,还哭喊着要孩子,那人黄胡须上都染上了血,给了他极深的印象。他让人给老人送来茶点,就去告诉李存勖,这个老头,就是刘妃的父亲。
李存勖兴冲冲地来到后宫,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刘妃,他万万没想到,刘妃却勃然大怒,她说,我父亲在我离开时,就死在乱军之中了,当时我虽然小,但是我记忆很清楚,我围着父亲的尸体转了三圈才走。这个乡下老头,分明是冒充我父亲来讹诈的。不等李存勖开口,就令人用乱棒把刘老头打出宫去。
可怜刘老头,他正在等着和女儿团聚,倾诉父女离别之苦,却没想到,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士
兵打得头破血流,在悔恨交加中,他死在了回家的途中。
刘妃为什么不认她亲生父亲呢?原来,她此时正在想当皇后,却为自己出身低贱感到尴尬,而如今,一个乡下老头又来认亲,不是来添堵吗?
一个人为了荣华富贵,连她亲生父亲都不认,她还能认谁呢?后来兵变,李存勖死在乱军之中,刘氏带着金银财宝逃难,与李存勖之弟私通,后来新皇帝登基,她被赐死,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和尚皇帝萧衍竟被侯景活活饿死了。
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可恨的白眼狼大概就是侯景了。侯景是羯族人,因此从小就有羯族人的优良基因,善于骑射,勇猛好斗。侯景长大之后,恰逢北方大乱,六镇起义爆发,侯景于是建功立业,后来率众投奔了尔朱荣,成为了先锋。
后来侯景不满足于做先锋,就开始学习兵法,因此渐渐地,侯景的官职越来越高。没过几年,侯景成为定州刺史,手下有十万大军。后来高欢灭掉了尔朱荣,于是侯景就投靠了高欢。
侯景虽然有谋略,但是不得人心,对自己的部下非常残酷,又反复无常。因此高欢虽然重用他,但知道他的为人之后,并不喜欢他。但是当时高欢为了牵制宇文泰,不得不重用侯景。
高欢去世之后,高澄掌权,他并不喜欢侯景的为人,因此侯景马上叛变。侯景本来想投奔宇文泰,但是宇文泰也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对他不理不睬。
无奈之下,侯景只好投奔了梁武帝萧衍。萧衍收留了侯景,并且后来侯景被高澄追杀的时候,萧衍还让自己的侄子带兵支援侯景。
但是不幸的是,萧渊明兵败被俘。高澄这时候却提出了和解,萧衍这时候自然是求之不得,毕竟自己的侄子还是比较重要的。
侯景怕萧衍将自己交出去,于是用高澄的名义给萧衍写了一封信试探,说用侯景交换萧渊明,萧衍同意了。侯景因此非常生气,就发生了叛变,史称侯景之乱。
侯景起兵的时候,南朝梁内部已经发生了各种矛盾,再加上当时萧衍年级大了,对政事有些懈怠,还信佛,因此侯景不久之后就攻破了梁都,并且将萧衍囚禁了起来。
不久之后,侯景就将自己的救命恩人萧衍活活饿死了。萧衍死后,侯景立萧纲为皇帝,还将萧衍的孙女溧阳公主抢占为妻子。
不久之后,侯景又废掉了萧纲,立萧栋为皇帝,过了几个月之后,侯景强迫萧栋将皇位让给自己,登基为帝。从此之后,萧衍一手建立的梁朝江山彻底落入了侯景手中。
不过侯景并没有得意多久,他登基仅仅一年之后,就被王僧辩、陈霸先赶下台,后来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王僧辩还将他的双手给了高洋,将他的尸体分解,给百姓们食用,骨灰掺入酒中。
就连他的儿子们最后也都死状凄惨。由此可见,恶人终有一天会遭到报应,如果没有,只能说明时候还没到。
1942年4月缅甸战场,7000多英国殖民军被日军包围在仁安羌地区,危在旦夕。
驻缅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顾不上体面,向中国远征军发出求救请求。
远征军第38师113团昼夜兼程,于4月17日傍晚赶到仁安羌外围宾河地区,未及休整,连夜发起对日军的进攻,激战至第2天中午,终于杀开一条血路。
身陷重围数日的7000多英军,30多辆坦克,1000多匹军马,以及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余人都安全突围。
仁安羌突围保全了英国殖民军的面子,英国人甚至夸张的把仁安羌比作第2个敦刻尔克。为了感谢中国军队的救命之恩,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把一枚“帝国司令”的奖章。颁发给38师师长孙立人。
孙立人从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帝国司令”勋章的外籍将领。
中国远征军第38师对英国人恩重如山,但数日后,新38师官兵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撤退到英属殖民地印度的边境重镇英法尔。
英国驻印度警备军团军团长艾尔文中将,面对孙立人派来的联络官,傲气十足的道:这里是大英帝国的领土,绝不允许外籍军队进入。不过你们是盟军,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但只能是收容。
艾尔文见新38师联络官一脸的诧异,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是收容,懂不懂!
收容就是要新38师缴械投降。无论孙立人的联络官怎样解释,英国人一句都听不进去。他们只信奉强者,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
英国人恩将仇报,孙立人闻讯后勃然大怒,命令全师紧急集合,要在印度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英国军队在缅甸战场上的糟糕表现,让孙立人对击败驻印度的英国殖民军底气十足。
战争一触即发,紧要关头,英国人胆怯了,艾尔文中将亲自来到新38师驻地,向孙立人赔礼道歉。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粮食、枪支、弹药等战备物资,并承诺以后代发新38师的军饷。
艾尔文的表现,更让远征军坚定了一个信念:英国人不懂得感恩;他们只信奉强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意义中国历史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意义中国历史的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