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从小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居住在南京、扬州等地,对宋朝的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他 21 岁中进士之前,他的家庭教育以儒家经籍为主,同时也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在他进士及第之后,开始涉足政治,并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王安石的政治生涯始于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 年),当时他上《万言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他的变法主张并没有得到宋仁宗的采纳,宋神宗即位以后,王安石得到了重用,于熙宁二年(1069 年)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升任宰相,开始推行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财政状况,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力量,王安石变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主要是因为变法触动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王安石进行攻击和诽谤,甚至在宋神宗面前说王安石的坏话,宋神宗对王安石的信任也因此动摇,王安石于熙宁七年(1074 年)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出知江宁府。

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变法思想和改革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些变法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等,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他的著作《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等,也成为后世研究他的思想和变法的重要资料。

王安石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上的荣辱兴衰,也经历了思想上的起伏变化,他的变法思想和改革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和教益。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谥文 封荆国公_世人又称王荆公_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