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 60°,于每年公历 5 月 20—22 日交节,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 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小满节气的习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
1、祭车神: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是宝,及乡民的家运农运都仰仗蚕的好收成,因此人们在小满节期间有一个祈蚕节,在浙江海宁一带,小满时节有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中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2、祭三神: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3、吃苦菜: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4、抢水:“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
5、看麦梢黄: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极富诗意,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模、黄杏、黄瓜等,去慰问娘家人,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在每年 5 月的小满节后,麦子逐渐成熟,在陕西的广大农村中,出嫁的女儿要在这个时候回娘家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也叫“看忙罢”,极富诗意,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模、黄杏、黄瓜等,去慰问娘家人,农谚说:“麦梢黄,女看娘。”“麦梢黄,卸了枷杠”。
6、夏忙会:有些地方还会举办夏忙会,其为交流会形式,可分三到五日不等,为贸易交流会,为适应繁忙的农业劳动,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在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小满时节,天气闷热潮湿,正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
就是小满节气的来历和习俗,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