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气的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醉骨气加盟,醉骨气加盟

伯夷、叔齐是殷代孤竹国国君之子。国君死后,兄弟二人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继承王位,最后双双弃国而逃。后来姜子牙告诉他们商亡周立,伯夷、叔齐当时掩面大哭,遂进入首阳山隐居,决心不食周粟,以野菜为粮。后有一妇人对他们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兄弟二人听后什么也不吃,后来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孔子说:“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

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愿做官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做官,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因为生计问题,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醉骨气加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醉骨气加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醉骨气加盟,醉骨气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