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加盟品牌授权最低期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加盟品牌授权最低期限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品牌授权和特许经营的区别
二者最关键和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品牌授权强调授权方与被授权方之间的纽带是品牌,授权方给予被授权方的自由度较大、适应的行业较广;而特许经营许可方与被许可之间的纽带则是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经营模式或服务。很多时候,品牌授权都只是特许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
加盟费有法律规定吗
近年来,国内服务领域内兴起了一大批加盟企业,他们从事的行业十分广泛,比如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园艺服务、汽车美容,、物业清洗、皮件美容、服装翻新、减肥健身、幼儿教育、拓展训练等。连锁加盟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经营形式,有品牌持有人将企业品牌的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商标、版权)、组织管理资产、市场资产和人力资产等以合同形式授予加盟使用商使用,加盟商按照合同规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从事商业活动,并向品牌持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品牌持有企业对家加盟自己品牌的企业按年收取一定的加盟费,并按统一经营模式进行管理。
根据国务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作为特许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特许人必须是企业。
2、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能力。
3、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两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一年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特许者可向被特许者收取下列费用:
加盟费:特许者将特许经营权,授予被特许者时收取的一次性费用;
使用权:被特许者在使用特许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比例向特许者定期支付费用;
保证金:为确保被特许者履行特许经营合同,特许者可要求被特许者交付一定的保证金,合同到期后保证金应退被还特许者。
根据以上规定,特许者向被特许者收取一定的加盟费的行为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我国目前《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外还没有关于特许经营的专门法律法规,对特许经营法律关系的调整规范散见于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通则、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加盟需要双方签订加盟合同,支付一定的加盟费,加盟就是双方确立正常的合同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履行一定的义务,对双方都有约定。加盟费用属于双方自主协商的内容,法律对于此没有规定,也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范畴。
商务部出台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专门针对加盟事项,要求开放加盟企业具备商业特许经营资源,两店一年,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备案等。具体签订加盟合同应注意:
一、对方是否持有特许加盟资源,如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有些企业在没有商标的情况下放加盟,导致加盟商被商标持有人投诉,导致关店; 二、加盟费及保证金数额及退还条件,合同中写一经加盟概不退换,不用怕属于霸王条款,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要求退赔;还有些加盟合同将加盟费写成培训服务费、装修开业指导费,但不管名称怎么变,其本质属性还是加盟费; 三、加盟期限,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一般加盟要三年,但加盟商同意的除外;如果加盟期限太短,对加盟商非常不利,因为司法退赔是根据实际使用期限与总得加盟期限判定退赔金额,期限太短,很容易被加盟企业拖过合同期,而丧失相关权利。 四、区域保护,一般一公里或者范围更大只能有一家,如果缺乏区域保护条款,很有可能出现一个位置连开两家相同品牌店面,因合同中没有区域保护约定而无法向加盟企业主张权利。 五、保密协议约定范围及期限,竞业禁止条款; 六、管辖约定 ,是法院起诉还是进行仲裁,现在越来越多企业以商业秘密为由,选定仲裁,增大了加盟商后期维权成本及维权难度。 实践中还有许多更细的条款,笔者只是列举部分,具体还是要根据具体合同而定,建议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审核。如果您有加盟纠纷,也可以进行相关委托。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加盟品牌授权最低期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加盟品牌授权最低期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