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梧桐是凄清哀伤的象征?

第一,古代人们喜欢种植梧桐树。有必要说明一点:古代诗词中的梧桐树

不是今天的法国梧桐。前者科属为“梧桐”,后者科属为“悬铃木”;

前者树皮呈青绿色,后者树皮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前者果实味道香甜,后者果实味道苦涩。 唐宋时期,人们喜欢在庭院里、水井边种植梧桐树,因为它比较干净而且枝繁叶茂,夏天可供人乘凉。“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等诗句就是明证。 第二,古代有“梧”是雄树、“桐”是雌树的说法。

因此,梧桐可用来比喻男女情爱。例如,孟郊《烈女操》诗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句子。

后来也有拿梧桐半死比喻丧偶的,如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诗有“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的句子。 第三,跟梧桐树的一些特点有关。梧桐是一种阔叶植物,

雨点打在叶片上,声音容易被人听见。另外,

秋天梧桐叶纷纷掉落,容易给人萧瑟、凄凉之感。

梧桐树干还是制作琴瑟的上佳材料,雨声、琴声

可以相通,如泣如诉,有助于表达伤感之情。

晏殊就在《梧桐》中说:“可以为琴,春秋和声”。

为什么说梧桐是凄清哀伤的象征_分手悲痛欲绝的古文

分手悲痛欲绝的古文?

1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也就是纳兰性德。虽然这首词看上去像是诗,不过从体例来说,分为上下阕,还是算词比较恰到。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可以说是千古名句,让人无限怀念初见时候的喜悦和开心。而眼前现实,却是心上人变心了,再也没有初见那时候的温柔了。回忆过去,对比现在,于是心中的悲伤就更加浓郁,更加无法排遣。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也许情侣分手都是这样吧,明明是自己不喜欢对方了,还非要指责对方的毛病缺点来证明自己没有负心,是对方对不起自己。人啊,总是太容易替自己开脱,却总是让另一半沉浸在无法摆脱的痛苦中。

这首词的下阙用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七月七日长生殿的典故,说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经许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唐玄宗最终还是在马嵬坡牺牲了杨贵妃。这个典故的运用,进一步衬托了女子被分手后,心中的那份悲痛。也因此,纳兰容若这首词也成为千古名篇,让人很有共鸣。

第2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相传这首诗的作者是汉代美人卓文君。不过根据学者的考据,这首诗只是古代文人托名卓文君的作品,算不得真。历史上有很多托名的作品,比如托名苏武的“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比如托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

树叶黄了人心伤感的诗句?

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3.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4.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试拂么弦。却恐琴心可暗传。——晏几道《采桑子·金风玉露初凉夜》

5.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为什么说梧桐是凄清哀伤的象征_分手悲痛欲绝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