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后记》好句及赏析?
1、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赏析: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活无常的敬佩之情,从对他的尊称“活无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连一个鬼都可以如此赋有人情味,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又何尝不可呢?所以鲁迅先生也是要借无常的“重人情”来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无常先生一样赋有浓烈的同情心.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2、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时间如流水,逝去了岁月,领略了生活,顿悟了人生,什么意思?
其实这四点连在一起就是总结出了一段话。
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的滴答着,带走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时光如同奔腾的流水,悄悄的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们的岁月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走,像树一样增加了我们的年轮。
皱纹在岁月无情的雕刻下,慢慢爬上了我们额头,让我们由年少走向年老。它在让我们品尝到了生活艰辛的同时,也经历了人生的磨难,虽然我们失去了年轻,却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一次次斗转星移,周而复始,让沧海变桑田,让岁月更迭,无数个生命进行着新老交替,才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刚刚写完了一篇“生活的最高境界—好好生活”,其实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边写边流泪,因为写的都是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记得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重上井冈山《水调歌头》里说过“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那会儿自己还小没啥体验,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这60年不也是转眼即逝吗?现在有句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细想一想,历史的长河都是一瞬间,人生这几十年又算了什么呢?
岁月在不知不觉中逝去,我们的容颜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变老。唯一不变的是时间一直往前走。我们几十年来生活中那些值得珍藏的点点滴滴、那些往昔的故事、还有手中翻阅的旧照片,都将成为这水中可忽略的小小浪花。真的感悟生活太美好、生命太短暂了。我们的父辈,如今已到了耄耋之年,我们也已步入老龄化,孩子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全球互联网时代,世界成了“地球村”,真是这边咳嗽一声地球那边都能听到,这个时代发展的如此之快,我们百米冲刺的速度都难以跟上步伐。
时间的长河,个体生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但我们既然来过,还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就要活出生命的芬芳之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把握自己这几十年生存的机会,珍惜每一个创造和体验幸福美好时光,珍视自己的健康和亲人间的亲情,善待每一个曾关心帮助支持过我们的朋友,把每一天都当作“生日”来过,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